身份证号码:13062719711209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已成为企业内部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将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引起建筑工程企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1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考虑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问题,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在该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影响施工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技术管理水平低,就会导致施工中频繁出现意外事件,如施工人员出现意外伤害、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需要返修、施工环节出现错误等,会导致参与建筑工程的各个单位和机构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1.2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质量问题,或者建筑工程的质量不高,就会导致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甚至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因此,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竣工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如图纸的审核和修改、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核查、技术交底、机械管理等,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1.3有利于建筑工程安全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控制,就会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执行,从而出现意外事故,如高空坠落、身体部位损伤等。对于一个建筑企业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而言,发生安全事故,会导致建筑企业施工成本增加,而且还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受到影响,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图纸、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受到了影响,使得施工质量无法满足人们居住的需求。而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可以在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加强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开发建设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直接影响。例如,管理职责不明、奖惩制度模糊、监督机制弱化、管理不透明等,给建筑工程的整体开发埋下了安全隐患。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体系升级、完善的重王磊湖南湘水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要性与必要性,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受阻,无法有效发挥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能。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对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完善,推动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2施工图纸审核不到位
由于建筑工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开展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将实际项目施工环境与设计图纸的参数进行对照,对施工设计图纸的执行可行性进行评估,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以发挥出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效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可行性。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施工图纸审核机制不完善、审核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审核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导致施工图纸审核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有效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3.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
施工企业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注重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确定每个环节使用的施工技术,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且可以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另外,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熟悉并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的各项标准,了解行业中最新的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落实和执行施工责任制,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2完善图纸会审工作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为施工过程提供依据。基于此,应严格对施工图进行会审[5],结合工程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的深入分析,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继而制定应对措施;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中的缺陷与不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3.3提高施工机械操作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机械领域的发展,很多建筑施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取代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应用使他们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各机械设备的功能与原理,掌握操作细节和参数的设置标准。另外,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带病运行和疲劳运行。可以通过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简单的机械故障,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
3.4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技术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例如,信息技术,其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BIM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利用BIM技术,可以可视化地模拟施工全过程,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类型是否适用于工程项目,了解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对比,便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选择更加高效、经济性更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另外,在施工技术的模拟过程中,可以提前暴露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
3.5强化实验室的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中,还包括对施工现场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通常会建立临时实验室,用于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对施工技术参数的反复验证与选取等,对保证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强化对实验室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规范取样过程。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取样数量、部位、时间以及存放样品的环境要求进行取样检测。
2)试验方法。在实验室的试验检测过程中,采用的试验方法非常重要,应针对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并且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试验过程,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数据的可靠性。实验室的试验结果需要通过数据体现,因此,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非常重要。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过程数据,并进行多组平行试验进行对比,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结束语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以及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好施工前、施工中、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1]高荣华,冯飞,张前进,周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2.
[2]丁江勇,廖威,吴柏成,刘宇飞,胡长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