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赛建设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以及高效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发展,并且使得人们对土建工程的建设更加重视。如果要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那么在其建筑建设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本文将主要分析总结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希望可以为有关的人员和部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在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此项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中,要正确合理地对这项技术进行使用,进而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水平。
1、高支模建筑技术的作用
由于中国建设项目的不断快速以及高效发展,其规模也不像之前那样小了,而且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而且土建工程标准也比过去更加严格,特别是在大规模和高层建筑项目中。在现阶段的发展背景下,出现了各种新的建筑技术,而所有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合理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来改进和完善土建工程的内部结构,以及时有效得提高其承载力,从而提高项目内部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与传统技术手段相比,这种施工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进而极大地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从而保证了项目的整体质量,并为整体的建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使其实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2、在土建工程中使用高支模技术的策略
2.1 施工准备
首先要对图纸进行会审,编制专项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企业应提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评审,相关施工人员要具有高支模施工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一定的高支模施工知识,并熟练掌握模板施工搭接工作。施工现场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和相关试验方案,反复验算高支模板的稳定系数,避免出现误差,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现场质量检查人员要提前熟悉相关规范、标准,做好现场施工质量检查方案。整个专项工程施工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确保各项施工准备落实到位。
2.2 高支模的安装工作
(1)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加工过程没有产生回填土,由于支撑物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土壤下沉现象。这些安全风险都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所以工作人员在安装之前务必检查好三脚架的稳定。(2)做好高支模具以及设备材料的检查工作,由于腐蚀或者钢弯曲都会导致钢管不达标,那么工作人员需要让钢管与实际要求紧密贴合。(3)工作人员要认真阅读支持系统,一旦发现松动现象,工作人员就要反复检查,并且加固水平或者垂直剪刀,避免高支模的损坏,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支撑稳定性的变差。(4)在开展大规模安装工作的时候,一些技术人员工作不够严谨。安装或者修改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这样会造成电线布局不够合理,还会出现支持的实际位置不适合,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到支撑件的总承载能力,所以工程企业必须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技术行为。(5)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专门安排监督人员监督径流情况,然后解决好实际问题。(6)轴承部件和上部模块的承载能力存在一定关系,所以工作人员要依照相关的测试要求,强化轴承部件的管理工作,保证钢管和紧固筏配件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更好地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工作人员要把握好这个工作环节。
2.3 外框架梁柱施工技术
外框架梁柱的施工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最开始需要掌握量体的准确位置,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先浇筑建筑的梁体,浇筑完毕再浇筑楼板结构。
要想保证房建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加固好梁体,防止由于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而造成梁体偏移的情况。不仅如此,针对主梁下的水平杆施工要增强监控力度,使得水平杆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2.4 水平杆搭设
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扣件连接时,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按要求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在每一步距处应各设纵横向水平拉杆一道。模板支撑架不得直接搭设在外架体系上,且不得与落地外架及其他作业架连接。
2.5 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浇筑之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中的混凝土配合比来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并且结合现场施工环境中的温湿度以及所用材料中的含水量等因素来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必要时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试验和质量检测。在严格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数量,并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之后,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运输至现场并且浇筑完毕。在使用汽车泵向楼面进行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分段和分层浇筑的连续浇筑方式,而且结合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来对浇筑高度进行明确,如果在上述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中断,则需要对中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浇筑作业中还需要做好振捣工作,保证全面和均匀振捣,并且做好浇筑和振捣作业中保护工作,避免出现孔洞位移、变形等问题,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述意外问题进行彻底解决。
2.6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拆除应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从上往下及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承重构件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2步。混凝土构件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混凝土悬臂构件、跨度超过8m的混凝土梁、板构件的底模应在其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对于支撑性楼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要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且宜确保3层模板支撑。支模架在使用时,非经验算严禁拆除任何构配件。快拆支架体系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按构件跨度2m计取。
2.7 工程验收高支模施工技术
作为土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混凝土基础底板的强度模板支持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确保三个模板支持。后支架的使用,检查连接杆满足要求,拉链或螺栓不能放松。10mm螺栓必须显示一个螺母,螺栓必须通过支持板。检查柱子和梁之间的距离,间距不超过300毫米;详细的检查和控制支持关节。连接不少于三个位置,固定的搭接长度不应超过1m。这样我们可以确保满足验收标准,连接每个部分所需,为未来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质量保证,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结语
因此,在土建工程的各个方面使用高支模技术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施工情况,还有助于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的发展条件下,必须要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而来提高高支模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宇.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38,140.
[2]张文.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58,160.
[3]王泽鑫.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