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格局、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着新的要求及新的问题。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当前房屋建筑风格的改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及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优化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流程,加强对当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视程度及质量控制,不断提升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控制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构造逐渐复杂,人们对建筑往往有更高的要求。主体结构是建筑最主要的过程,关乎建筑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使用,这是建成高质量建筑的关键,本文对我国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我国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整体水平。
1当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
1.1模板工程质量问题
第一,在模板施工中翻样环节不到位,模板放样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从而导致后续模板出现位移等质量相关问题;第二,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模板施工中,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实际模板施工与需求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出现模板位移的质量问题,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第三,房屋建筑其他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不高产生的,如房屋建筑本身与模板之间的稳固性不足等会导致出现模板位移问题;第四,在房屋建筑整体结构施工的模板施工支模环节,要进行水平拉线及竖向拉线处理,确保模板工程施工中保持横平竖直,在施工的支模环节操作不细致,没有进行拉线处理,往往会导致出现模板位移等问题。
1.2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1.2.1混凝土结构出现孔洞的质量问题
由于混凝土材料价格低廉、品质高、稳定性好,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孔洞问题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孔洞指的是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出现孔隙,导致结构不稳固,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状。其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搅拌拌合、材料配比等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内部疏松。另外,由于在房屋建筑的主体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配比不到位,从而引发孔隙问题。
1.2.2混凝土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严重会导致房屋建筑结构崩坏。在当前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到位,在处理混凝土施工缝隙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混凝土浇筑时缺少浸润处理,导致裂缝出现问题产生。
2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问题的优化防治措施
2.1模板施工技术
2.1.1柱模施工
在柱模施工前,先要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柱模板的制作,并对压脚板、柱模板进行有效安装,注意顶撑需应采用斜拉杆。柱箍的安装是一项关键,在施工中需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同时结合柱高、断面尺寸等参数合理计算确定柱箍间距。以双钢管柱箍的施工为例:为保证柱箍与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需利用木楔来进行加固处理,且在安装完毕后还需利用钢管等配件来进一步固定柱模,并确保柱模支撑为对称固定。若柱断面超过700mm,则可选择以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连接柱箍与模板,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好对拉螺杆之间的距离。
2.1.2梁模施工
在梁模施工前需要先搭设支模架,为保证架底的平整度,可在其立杆下面设置垫木。
在搭设完支模架后,再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之后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因在最后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在正式的梁模安装过程中,需将梁侧模安装在底模上并以支架做好固定,若梁高超过600mm则还需利用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对两侧模板之间进行对拉固定。
2.1.3板模施工
在板模施工前也需先搭设支模架、准确测量找平梁底模标高及进行木枋的铺设和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注意在高强度复合胶合板的铺设过程中,需从四周开始,逐渐收拢到中间,最后在中间收口。此外,为保证铺设的严密性,可在最后利用木刨子做找平处理及利用腻子进行适当的嵌补,或者也可选择张贴胶带。
2.1.4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模板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墙体上预留出一部分的钢筋,然后再安装固定模板并有效调整钢筋位置,最后进行楼梯钢筋的绑扎作业和踏步的安装。
2.1.5模板拆除
在模板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有效拆除,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模板拆除时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冲击荷载,并且在侧模的拆除中还要避免损伤、划伤到混凝土结构表面和边角处。
2.2钢筋工程施工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选择问题引起注意,充分关注混凝土、钢筋、钢混结构的应用效果。选择钢筋时应重点关注钢筋的尺寸规格、结构方式,注意钢筋保存、标识等相关工作,避免钢筋在应用时出现错用的情况。在连接钢筋时,应对不同位置钢筋的差异加以关注,钢筋规格的选择要灵活,可运用搭接或冷压连接的方式,水平受力时可选择冷压连接。绑扎钢筋时需重点关注钢筋的长度,避免出现捆绑过密或过疏的情况。绑扎操作完成后,还要对绑扎的情况进行观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设计的要点合理安排对混凝土的运用。在对混凝土进行选择时,要合理运用构建模型、测试等相关手段,确定混凝土质量与应用要求相符。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是预制混凝土,采用这种方式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状态、配比,以确保混凝土凝结之后可达到稳定状态。预制混凝土可经一次性浇筑即投入使用,建筑过程中应用振动器,合理选择振动频率,这样在大规模混凝土浇筑中才能提升建筑速度,避免出现混凝土位移的现象。混凝土应用状态、配比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两大重点,其中混凝土配比关乎到混凝土的坚固性,混凝土材料过硬、液体含量过高都不适于在主体结构浇筑中应用。在混凝土凝结时,应注意关注其状态的稳定性,当地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结构稳定性,尤其是在比较冷的天气中,采用混凝土极易造成不稳定的现象。比方说,凝结速度缓慢会对主体结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裂纹或稳定度不足等相关问题。在主体结构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比较常见的,在墙体、柱体或不同施工阶段的结构浇筑中,都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有效控制其应用状态。持续性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显著特点,施工过程中不能有长时间间断出现,因为在间断发生时混凝土的材质可能会出现改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建设中,主体结构占据较大比重,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优劣关乎到建筑质量与性能。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整个施工过程,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可达到标准要求,最终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英哲,侯治峰,陈朝辉,等.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61+171.
[2]宋福中.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20(20):53-54+32.
[3]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