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颖
天津紫光云擎产业园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以往采用的传统保守的规划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企业只有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控制施工成本,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取决于施工项目管理。要建设高质量的建设项目,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建设项目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突出时代特征。为适应新时代建设工程的需要,要求项目管理者积极做好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建设成本、进度和质量,扩大建设的整体利益,促进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业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随着目前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工程水平的关注度也在逐步加强。施工工程水平质量的高低,将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另外,随着这些年建筑市场竞争的持续激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里稳扎脚跟,就必须要运用有效策略,对于工程实际施工中的质量实行管理、掌控,以此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于工程施工项目整体的管理,主要目的是落实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合同的相关要求,及是否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新时期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
1.1专业员工的缺乏
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存在于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的缺乏不仅是指高层管理人员,还包括具体的施工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了管理模式的落后,建设和技术人才的缺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中国建筑行业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不仅受到文化知识和素质的限制,也缺乏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不能用于建筑行业,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1.2环保观念不强
我国工业行业发展较为迅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可见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重视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但是,从建筑企业所开展的项目施工现状来看,施工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施工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对先进的技术进行了应用,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比如光污染、大气污染等。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在施工层面
实现智慧工地与BIM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借助智慧工地,实时采集项目施工活动的所有数据信息,使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实现工程实施的有效管控。工程管理平台系统,可实现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所有信息数据的整合与共享,确保工程信息的有效互联互通,为工程各参与方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智慧工地的信息化集成系统可实现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风力、风向、温度、湿度所有环境要素的实时数据采集,智慧工地的监测平台可对数据进行有效计算和分析。若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不达标,监测平台将联动智慧工地的喷淋设备、报警装置和雾炮机等装置,自动开启,通过降噪、除尘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2.2引入计算机技术促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具备现代化、专业化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还需要采取多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手段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进行辅助管理,可以及时获取、传递、传输各种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调整,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各种会计处理软件和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而且实现了对项目建设的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工程管理应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符合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对于企业工程管理的技术来说,要保证企业经济内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合理分析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善于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预防,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能够合理运行。
2.3管理组织的调整
传统的管理组织所采用的粗放式管理对企业成本高的问题并未重视,使得完成一个工程建设所用的材料物质耗费很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在企业内部应实行成本控制管理,但需要对管理组织实施改革,以满足市场要求。改革管理组织能促进建筑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双提高。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后,相应地要调整建设企业管理体制,对工期管理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其目的在于准确地划分和协调企业、工程项目、员工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对建设单位以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给予弥补。借助对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单位对自身内部的责任与产权加以划分,对加强企业的管理非常有利。
2.4科学合理地对能源进行管理
对能源进行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中较为关键的内容。进行绿色施工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减少对能源的不必要消耗。为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节能、运用新能源的设备和施工技术,确保绿色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确保其能够合理、高效地对能源进行应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确保设施设备能够被正常使用。
2.5创新工程建设施工标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拓展中,建筑行业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方面的工作,这是建筑领域适应目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如果想要适应目前现代化市场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要从业内本质上进行有效的转变。一,需要建筑单位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明确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企业将来发展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把在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时候投进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逐步增大,便于工程管理创新方面的工作开展拥有更为稳妥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条件;二,施工企业需要融合自身实际工作运营的情况,将创新工作方面的策略及创新战略进行全面、整体地编制,在施工企业开展战略的角度上,做好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创新方面的工作,以便对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做出最为有效的保障。
2.6选择管理模式
管理是建筑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关键,好的管理模式能够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而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人员、市场、环境这三个要素的变化而改变,也就是说管理模式要依据“三要素”来确定。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说,相应的要求熟知建筑物、施工全环节的特性,了解市场行情,以此来寻找适合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模式能够符合建设施工活动的要求,让建设单位建造具有施工特色的建筑物,促进企业走特色发展之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成本,建筑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引起重视。有必要加强和改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理念,搞好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并严格实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实现建设目标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便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0):195+199.
[2]高亚男.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中外企业家,2020(19):49.
[3]赵佳.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18):123+125.
[4]张继.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20(06):208.
[5]崔日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四川水泥,202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