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美
柴里煤矿 山东 枣庄 277519
摘要:矿山经济生产始终都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型力量,所以矿山生产必定不能发生较多的灾害,因为这样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受损。为了能够切实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通防灾害预警技术以及预控技术也就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不仅提升了矿山生产的效率,同时也确保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矿山;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
1矿山通防隐患的简单阐述
由于几十年来对矿山的大力开采,我国矿山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矿山挖掘的主战场也都相继转移到了危险性质较高的地下1000米的深层,矿山的深度与矿山开采的危险系数成正比关系,所用于开采矿山的机械也会越来越复杂,这些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提高了矿井内部的温度,从而影响了矿山地下深层的地温,对矿业劳动者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还加大了矿井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的概率。深层矿井发生的灾难规模远比一般开采矿山要大的多,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例如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来降低深层矿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等,想要解决这些隐患就必须要总结这些隐患出现的特征,通过各种研究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矿山工程的危险因素进行剖析,找到发生矿山灾害事故及矿山通防隐患的本源,才能及时根除矿山通风灾害。
2矿山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
2.1优化通防安全管理体系
正确开展通防安全管理工作,是解决通防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基于此,通防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优化通防安全管理体系。比方说的矿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工作人员期间,要招聘专业的设备检查人员对地采矿工作面的隅角、回风流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查;设备检查人员严格按照巡回检查制度以及请示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在实际开展设备检查工作期间,每一个轮的检查次数要大于3次,每一轮的设备检查工作时间要控制在2-4个小时之内,保证使用设备的有效性。在完成设备检查工作之后,检查人员要将检查期间得到最大范围的数据,准确记录在井下气体浓度排查板中,便于备案管理。同时采矿司机人员必须要配备便携式的气体浓度检测仪器;一旦气体检察在开展巡回检查工作期间,没有出现在采矿工作面现场,采矿司机人员就要自觉承担气体浓度检查工作职责,同时只有将井下气体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可以开展开机割矿工作。一旦采矿工作面出现了火灾等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发会管理职能,维持现场秩序,有序的组织施工人员扑灭火源;如果无法扑灭火源,管理人员要清点好施工人员,从安全线路撤离,进而保证采矿工作面是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2预警信号
矿山通防灾害具有复杂多样,破坏程度各不相同的特征,为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应实施较为有效的分等级预警制度。要采取颜色鲜明的信号对不同等级的灾害做出准确预报。根据我国对突发灾害的危险划分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由重到轻依次为红色(需紧急处理)、橙色(限期内处理完毕)、黄色(要求继续处理)、蓝色(有隐患,需跟踪处理),划分出一目了然的预警信号,便于安全人员和矿工对预警提示准确理解,及时准确的作出有效处理。灾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制定灾害准则时要考虑综合因素,为预警信号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3矿山通防灾害的预警方式方法
对矿山灾害通防灾害预警设定指标之后,就要对矿山内的具体情况加以研究与掌握,然后把这些资料进行一系列的整理,方便以后操作。一般预警手段大多使用动态方法和静态方法。使用这两种方法时要注意结合起来,因为二者都有缺点,将二者合理结合在一起应用,可以弥补这两种方法的不足。
(1)静态预警方法。矿山通防灾害静态预警方法包括评判和分析等,首先要对前期的灾害数据进行相关整理,并将判定指标与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对比结果超过了临界值,那么就将这些判定为级别较高的事故类型,然后要对其进行静态警报提示。由于静态预警方法具有适应性强、简洁方便等特征,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用较为简单,但它也有一定局限性。如果要评价矿内的危险系数情况,那么静态预警方法就不是很适合。(2)动态预警方法。动态预警方法在进行指标判断时,需要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来进行具体分析。如要判断矿内危险指标时,要先获得某一时间段的具体矿内信息,如获得了矿内的瓦斯含量,接下来就要对瓦斯含量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最好可以做到在一些有害指标没有达到危害标准时提前进行危险预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灾害的发生。
2.4预警体系的设计
预警体系与预测体系虽然听起来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预警体系还存在一个报警系统,如果说预测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判断相关事故出现的概率,那预警系统就是在相关事故出现之前进行一次警报以引起人的注意,与预测系统相比预警系统更具有严重性,设计和管理人员在听到预警警报后也会提起十二分精神直接停止矿山作业,进行对整个矿山的检查并及时修护相关系统漏洞。与预测系统不同,预警系统与计算机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进行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使相关计算机系统的精密性远远超过其要求的精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预警工作的精准性,而精准预警又是减少矿山通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在实际预警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确保预警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首先是能够对不同的危险进行判断,并确定相关危险程度;其次是能够根据矿山内不同的地质和其他环境条件自动调整对危险等级的判断,这项功能也有助于实现矿井内避险;再次是具有判断危险动态的功能,即能够根据矿井内现实情况的变化调整对矿井内风险等级的判断,这项功能也有助于在矿井事故发生时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进行施救;最后是能够对矿井内存在的危险成因分析,这样的功能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判断矿井内污染物的扩散途径,这一判断也有助于我们开展下一步的救援和抢修工作,一个完备的预警系统应该同时具备以上几点功能,换句话说,预警系统不是静态的系统,它更应该是动态的,只有动态的系统才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实时预判,从而降低危险的不利影响。
3预控策略
对于不同类型的灾害进行的预控工作,一定要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策略作为指导,当危险预警出现时,一定要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控。预控策略指导要保证其遵循实时性、可靠性的基本原则,对预警危险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比如说对于煤尘危险,当收到预警信息时,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预控处理工作。在收到危险指数上升的提示时,需要对煤尘进行预控,降低火灾和爆炸发生的概率。首先,应该减少煤尘,在进行煤炭开采工作时,可以通过对尘源进行封闭、借助泡沫进行除尘的方式来减少煤尘;其次,进行降尘处理,通过洒水、泡沫、喷雾等方法来有效降低矿井中煤尘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危险指数;再次,要进行通风,把矿井当中存在的细微粉尘通过通风的方式向外排出,降低粉尘对矿工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后,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为了确保矿工工作的安全,要为工人配备专门的防尘面罩、头盔、口罩等装备,保证矿工在井下工作时能够健康地呼吸,避免安全隐患。对于不同的危险要选择不同的预控措施,降低危险系数,保证矿井工作的每一名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结束语
矿山产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生产经营,更应该对安全生产引起重视,要做好有效的预警和预控工作,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可以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提高预警准确性丰富预控手段。总之要遵循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切实为矿工生命安全着想,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飞.霍西煤田整合矿井2-#煤首采区三维地震物探技术研究及应用[J].煤炭工程,2019,51(12):62-65.
[2]杨梦,周恩波.基于专家系统的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自动生成系统研究[J].煤炭工程,2019,51(11):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