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柴永芬
[导读] 如今,大部分渠道工程在实际施工时都会出现渗漏的问题,
        柴永芬
        禹城市禹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德州     251200
        摘要:如今,大部分渠道工程在实际施工时都会出现渗漏的问题,而这种渗漏问题不仅会导致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变得更加严重,甚至还会对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就需要将水利渠道工程当中经常出现的渗漏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从而减少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基于此,以下对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研究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其防渗技术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体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将产生决定作用,同时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国家标准是否相符合。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针对防渗技术的使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实现技术创新,使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大幅度提升,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与寿命,对经济发展也将带来非常直观的促进作用。
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重要性
        水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其使用率会对人们的生活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如果对资源的使用缺乏有效管理,便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后续发展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类水利项目应运而生,通过水利项目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可最大限度规避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水利项目的建设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洪水和分流蓄水具有明显效果的堤防工程成为项目的核心部分。随着我国水利领域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不同技术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也更为理想。在使用堤防防渗技术时,需要根据相应的质量要求,提升施工的稳定性,尽量降低其对工程墙体的破坏,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2.1工程结构的改变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在前期的工程设计时,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运用到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新的材料,使水利工程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后期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材料的质量、施工水平以及组织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施工的结构质量发生较大变化。而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整体工程结构需要进行改变或者调整。
        2.2设计问题
        设计初期,相关人员难以结合规范的标准要求实施设计工作,同时在技术方面也与行业先进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设计人员难以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规划实施,这便导致设计图纸和施工难以有效统一,甚至还会降低工程的实施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因此需要结合设计方面的问题严格进行审查。
        2.3穿墙管导致
        水利工程建设包含了诸多种类的施工项目,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应用的水管数量比较多,而且水管种类也较为丰富,需要应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根据水管的类别和安装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方式。当水管安装出现问题的时候,便会出现渗水问题。例如,将水管和其他构件相连接的时候,焊接施工质量不到位,导致中间存有缝隙;或是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来使用混凝土,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渗水状况。而且当混凝土没有得到充分搅拌的时候,浇筑后的表面便会出现不平整性,容易渗水
3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的有效方法
        3.1做好紧急预案,完善补救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冒水的突发情况,若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紧急的预案,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补救的措施,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做好紧急预案,完善补救措施对于减少施工中的损失十分重要。

制定应急预案的首要措施是要实地勘察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环境要充分了解,比如地质条件是可溶性地质,由于腐蚀性可能会造成墙体的渗漏,对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勘察施工现场对制定紧急预案十分关键。其次还要制定施工方案,只有完善的施工方案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隐患和问题,才能把控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也能及时作出补救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水利工程建设的损失。
        3.2灌浆技术
        调研发现,在具体的作业中,利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之处。主要体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面非常多,操作施工技术复杂程度较高,无法保障施工效率,同时需要使用到的材料类型多样且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灌浆技术分为两种。首先,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该施工技术需要利用高压设备,应用水泥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使水利工程进行灌浆的施工层,形成稳定程度较高的结构,其技术的关键要点在于,当水泥结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可以产生具有不规则性的结构体。而这种结构体的产生,可以对工程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将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体现出来,使防渗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控制性的灌浆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对水泥压力进行改变,并积极引进与使用先进的控制系统。该施工技术所包含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时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灌浆的范围做高强度、高效的把控,才能在根本上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墙体的结构稳定得到保障,为工程的应有作用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做好冒水问题的处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冒水问题是普遍常见的问题之一,遇到冒水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冒水的原因,要仔细寻查冒水范围之内的水流量,确定是哪一个施工范围内出现的冒水事故,进而积极采取水管引流,还可以联系相关部门,对冒水施工阶段进行实地勘察,找出冒水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采取补救措施。施工中出现任何问题,都要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冒水问题,只有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补救冒水后的损失,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冒水问题,才能保持施工的进度,保障施工的质量。相反,若企业不重视突发的施工冒水问题,任由其发展,或者施工人员操作有误导致冒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更大的渗漏现象,甚至会出现工程坍塌的情况。
        3.4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
        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工作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施工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坚持注堵结合原则。指的是在进行防渗堵漏施工的时候,应当在完成注浆环节后,实施综合管理,以增强水利工程的强度,提高其紧密度;二是要遵循刚柔结合原则。指的是实施防渗漏施工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有效结合和应用刚性施工材料、柔性施工材料,以保障防渗堵漏施工质量。采用刚柔结合施工方式,不会影响水利工程的结构风缝,而且具有良好的伸缩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5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①科学把控原料质量。在开展混凝土的搅拌前,要先对水泥等原料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进行混合搅拌后能够在水利渠道中发挥预期的保障作用。此外还要深入分析水泥的性质,保证渠道混凝土在完成施工后,不会出现过多的盐分侵蚀问题。②重视采购和储存环节。一般会选择散装的水泥,因此在水泥的采购环节,需要对散装水泥的硬度、质量及发生凝固的时间等进行查询。部分施工区域的温湿度不达标,对水泥的存储效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保证水泥存储地点具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从而保证水泥能够在相对干燥的环境存储,其质量不受影响。
结束语
        水利渠道工程面临的渗漏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水利工程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漏技术研究投入的力度,在促进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为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纪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防渗加固技术研究[J].水电站机电技术,2020,43(11):91-92.
[2]李炳辰.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施工和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64-65.
[3]黄朝旭.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20(16):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