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的修复与过程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韩福强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韩福强
        山东水总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一。然而混凝土烧筑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但是正因为自身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极易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等的影响,也由此引发了水利工程中出现大量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影响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经济损失。在处理混凝土裂缝现象需要形成一套具体可行的处理方式,有效杜绝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提升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管理
        引言
        现浇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工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也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障建筑使用安全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常出现各类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待优化提升。
        1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
        1.1混凝土“麻面”问题
        主体二层剪力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因缺少灰浆造成有小坑洼、麻点,表面粗糙不平整,但未发现钢筋外露,这种情况称之为“麻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模板面层粗糙不平以及残留的水泥浆等垃圾未及时清扫干净,未按规定要求提前拆除模板,致使混凝土的面层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3)剪力墙模板合模前,模板面层未及时涂刷脱模剂,使得混凝土面层与模板面层出现粘结而造成麻面现象;(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
        1.2塑性收缩裂缝
        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裂缝现象是时常存在的,这种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进程中、施工结束之后均会出现,运行初期的5—10年之间便是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见,混凝土在工程建筑中出现并不是老化、使用损耗等问题,而是在施工阶段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之一,需要在工程建设阶段便加以重视。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便是混凝土抗拉性能降低,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时候一部分有害物质、杂质进入到混凝图裂缝中,腐蚀钢筋结构,造成钢筋位置被锈蚀,而混凝土结构受到钢筋锈蚀的影响,自身的结构性能也会出现变化,恶性循环导致混凝土裂缝逐渐加深。
        1.3混凝土“缺棱掉角”问题
        “掉角”就是混凝土构件边角处部分混凝土脱落,棱角不光滑,凹凸不平第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模板接触面层浇水湿润度未充分或湿润度不足够,使得混凝土棱角部位出现失水现象或水化不充分现象。(2)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3)拆模未按规定要求,致使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棱角损坏。
        1.4温差裂缝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结构周围的温度变化。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固化、水化反应,此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周围环境的温度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自身性质出现波动,出现温度差异,此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差,这种温度结构的变化会诱发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产生较强的作用力,进而失去的原本的平衡状态,加剧混凝土热胀冷缩反应的效果。当混凝土浇筑之后周围环境温度过低,还有可能出现混凝土结冰现象,这列情况下混凝土受温度影响产生的变化则更加强烈,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激烈收缩反应,继而出现裂缝现象。这种情况出现的具体原因便是自然气候影响,但是并非不可控制和转变的,需要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具体环境进行养护,适当降低混凝土浇筑前后的温度与湿度变化,减缓温度降低的速度,保证混凝土在后续使用中不会出现裂缝现象。


        2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缺陷的修复与管理
        2.1混凝土试拌
        配合比方案不合理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导致所配制混凝土材料性能质量与预期产生出入。而问题根源在于,部分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所设置各类原材料用量比例不合理,所搅拌混凝土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编制环节,企业可选择组织开展混凝土试拌作业,基于配合比方案,搅拌少量混凝土材料。随后,将混凝土试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直至混凝土材料质量达标、明确各项原材料最佳用量。
        2.2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则质量也就越好,混凝土施工之后的后续工作也能够顺利实施。在正式施工之前可以按照相应的施工原材料配比进行试拌和,尽量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利用粉煤灰替代,将胶水使用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使用采用二级配比标准,添加适当的粉煤灰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同时,在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的位置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斜筋,钢筋的加入能够降低混凝土承担的建筑重量,将原有的荷载转移到增加的钢筋结构中,能够避免由于荷载影响导致的混凝土裂缝现象。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中裂缝的出现,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也可使用中低强度的水泥进行配比,进而增加混凝土后期的使用强度。在工程建设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适当降低结构的约束车高度,对于混凝土中的钢筋保护膜选择需要尽量选取最小值,避免裂缝出现。
        2.3施工质量检测
        在工序交接环节,监理人员对上一环节施工成果质量进行检测。标记所存在施工问题,责令施工班组限期整改,直至达到施工标准后,再开展后续施工活动,如模板稳固性、混凝土浇筑层厚度、振捣质量等等。同时,对质量检测过程与结果进行记录备份。在混凝土工程竣工环节,对混凝土施工成果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在各项问题均得到有效处理,检测报告与相关施工规范、工程设计要求相符合后,即可完成混凝土施工。
        2.4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在施工阶段可以使用分层施工的形式。为了减少混凝土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在浇筑施工中选择后浇筑方式,将需要浇筑的位置在平面基础上划分成四个大部分,而后对每一个划分的小部分进行浇筑,避免浇筑面积过大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大面积浇筑后出现的热量集中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比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强度都与既定标准吻合,还能够规避其出现裂缝的诱因。工作人员在选择养护形式时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的具体环境进行,选择保湿养护、自然养护等形式,避免混凝土浇筑之后出现热量过于集中的现象,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铺设薄膜或者是向混凝土表面浇水,进而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浇筑初期的混凝土十分脆弱,受到环境和自身温度变化的影响便会出现裂缝现象,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完善的养护工作,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强度等,还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对施工质量开展动态控制工作,及时处理各项施工质量通病、克服技术难点,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标,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霍朋飞.探讨水利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98.
        [2]朱艳萍.浅谈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11):279.
        [3]陈龙波.水利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6407-6408.
        [4]张腊生.浅谈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9(4):121-122.
        [5]吴书峰,刘少乾,陈祝廷.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研究[J].水利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5):1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