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赵青青
[导读] 目的:探讨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态中的价值
        赵青青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51)接受常规化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n=51)接受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评价对比患者的营养状态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体重、TRF、Aib及Hb)与对照组对比显现明显的数值差异(p<0.05)。结论:为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展开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重度颅脑外伤的发生多为患者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其头部,致其颅脑或脑组织受到不程度的创伤,出现出血或损伤现象,而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情况较为严重,患者出现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等严重症状的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颅内压升高及呼吸变缓等症状,具有极高在致残率及致死率,因此有效护理手段作为医学研究者亟待探讨的课题[1]。以往研究指出为患者使用常规化肠内营养护理可帮助改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但常规护理的结局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高质量肠内营养护理的追求,目前国内外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护理研究的报道也甚少,因此对该课题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建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肠内营养支持的各个环节护理,目的在于保障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研讨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51)接受常规化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n=51)接受精细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评价对比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
        纳入标准:符合重度颅脑外伤诊断;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症;未见合并心、肾及脑部严重靶器官病症;未见脊柱骨折或神经损伤;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或者心功能衰竭;生命体征指标不稳定;合并恶性肿瘤;中途死亡。
   对照组内男28例(54.91%),女23例(45.09%),年龄在18-69岁之间(42.02±2.67)岁;观察组内男27例(52.94%),女24例(47.06%),年龄在18-68岁之间(42.51±2.09)岁;入选患者的上述资料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可见P>0.05,即表示上述数据可用在研究对比中。
1.2护理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营养护理环节,对照组接受常规化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干预,即按照医嘱为患者补给合适的营养,进行营养指导,术前给予半流质食物,术后在患者肛门通气后,由初期的流食逐渐向半流食-普食过渡。
        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进行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 ①组成精细化营养支持组,合格医生和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营养支持方案,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前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以护理实践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以营养支持为中心进行护理。②术前: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及其在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进行评价,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饮食指导,术前2-3天通知患者家属以牛奶、果汁和蛋白粉为主食。③术中: 胃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④术后: 观察记录患者的胃肠功能,保证胃管通畅,采用微量泵维持方法将氯化钾和氯化钠混合物泵入患者体内,注意控制泵的时间、速度和温度,通过胃管喂入成品匀浆,输入速度控制在40ml/h 左右,经患者通气后,由最初的液体食物逐渐向半液体食物-全身食物过渡。
1.3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变化情况(体重、TRF、Aib、Hb)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均经SPSS24.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s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的体重、TRF、Aib及Hb等指标评价
        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体重、TRF、Aib及Hb)与对照组对比显现明显的数值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导致头部直接或间接损伤。一般来说,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头部创伤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概率仅低于四肢骨折患者,为患者选取科学有效的营养护理措施是确保患者机体能获得充足营养的关键,同时也是的促进患者康复的基础。
        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体重、TRF、Aib及Hb)与对照组对比显现明显的数值差异。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方案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其将患者的病情及营养评估结果作为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基础,以护理实践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将营养支持作为中心为患者施以营养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组成精细化营养支持组,合格医生和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营养支持方案,同时从术前、术中即术后3个方向为患者提供分阶段的营养支持,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改善[2]。
        综上所述,为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展开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对改善其免疫功能指标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利瑞. 探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中精细化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026(023):P.188-188.
[2]张庆兰. 精细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对其GC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探讨[J]. 健康大视野, 2018, 000(004):P.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