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芳
青海红十字医院骨二科, 青海 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脊柱侧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脊柱侧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肺活量(Vc)、肺总量(TLC)、对肺总量实测值/预测值的比值(TLC%)以及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0/FV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脊柱侧弯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脊柱侧弯、呼吸功能训练、患者肺功能、满意度。
由于青春期骨骼发育很快,畸形加重更加明显因此脊柱侧弯多发病于青少年期。对于该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尽早就医,可以防止畸形症状发展加重[1]。手术矫形是脊柱侧弯治疗的有效手段,侧弯早期因患者年纪轻、弯度小,脊柱柔韧性可治疗效果更好。脊柱侧弯常伴有胸腔畸形,肺发育障碍。手术常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容易发生肺炎或肺不张肺活量进一步下降,出现呼吸困难,引起严重的生命危险。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呼吸功能训练有重要意义。通过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儿的呼吸方法,增加呼吸肌肉功能,提升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基于此,我们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脊柱侧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干预组(n=23)。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2±2.16)岁;侧弯部位:胸段8例,腰段7例,胸腰段8例;脊柱侧弯种类:特发性12例,先天性11例;胸弯角度57°~116°,平均(72.38±12.35)°。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0.9±2.03)岁;侧弯部位:胸段6例,腰段8例,胸腰段9例;脊柱侧弯种类:特发性13例,先天性10例;胸弯角度56°~116°,平均(71.25±11.9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6~15岁;均为脊柱侧弯患者合研究标准;好交流易沟通;对本次研究均完全了解并支持。
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不容易沟通、患有肺部感染者。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征变化,给予患者基础健康教育,用药、饮食和生活指导,避免其过度劳累,营造一种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干预组患者予以呼吸训练干预,①缩唇呼吸:用鼻孔吸气,尽量深吸,然后屏气,再由嘴吐出,保持唇部收缩,呈吹口哨的嘴型,缓慢均匀的吐出,尽量延长吐气时间。吸气与吐气之间时间比为1:2。每分钟做6次,循环练习15分钟,3~4次/天。②腹式呼吸:患者采取平卧或者坐立的姿势,双手分别置于腹部、胸部,然后通过鼻孔吸气,嘴口闭合,使到腹部隆起,当充分吸气后,即可通过嘴口缓慢呼出,尽量收缩腹部,把所有废气排除。每次训练20分钟,3~4次/天。呼吸中可稍微按压腹部,以增加适当的阻力[2]。③调整呼吸节奏:一般采取前倾位,患者保持坐姿,坐于桌前,身体呈现微微的前倾,并将绵软的枕头置于桌上,患者头部紧贴于枕头,双手置于腹部,并保持适当的力度按压,由鼻孔吸气,使腹部微微鼓起,然后由嘴口吐出,重复锻炼3-5分钟。此外,还应该多与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关爱,从而提升患者依从性。
1 .3 观察指标
采用英国BTL肺功能仪08型,对肺活量(Vc)、肺总量(TLC)、对肺总量实测值/预测值的比值(TLC%)以及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0/FVC)进行检查。
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满意度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满意度差异,当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肺功能评价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较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脊柱侧弯导致骨性结构发生改变,使患儿胸腔廓畸形,肺发育障碍,肺容积和肺活量低于正常人[3],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如呼吸费力、夜不能寐等。故采用合理的训练方式以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肺功能,够减少肺内的残气量,增加通气量和换气量,提高肺活量。通过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锻炼呼吸肌和胸廓,提升呼吸肌的功能和胸廓的顺应性,增强呼吸功能。术前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降低术后肺功能下降的情况。而术后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使肺不张的发生率减少到最低。并且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简单易学上手快,很便于患儿及家属学习。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通过呼吸功能训练,肺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崔晓丽[4]相关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侧面佐证了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脊柱侧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脊柱侧弯护理中,对提升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近秋 , 杨槐美 . 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6): 283.
[2]蒋世瑞.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J].健康之友,2020,(16):258.
[3]傅涛,厉彦虎.功能性康复训练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8):4462
[4]崔晓丽.呼吸功能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脊柱侧弯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