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对生态化发展和建设内容的重视,我国在生态化和绿色化方面发展取得了不错成绩,主要体现在房屋、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在各领域中,大家尤其重视水利工程河道生态化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与人民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分析
1生态护坡相关概述
在中国,对于护坡相关的研究开始的较其他国家晚一些。许多国家在中国开始研究护坡施工技术时就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早于中国10年日本就开始对河道护坡进行研究并成功的实施了自然型河道改造计划,此计划的原理就在于对河道护坡的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自然资源例如木材等作为河堤保护的原材料,这样就能有效体现出护坡的生态性能。而一些欧洲国家,在体现生态护坡理念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坡的景观性和与周围生态系统的协调一致性。达到了对岸坡保护的最大限度,并且解决了河道护坡施工对周边生态系统破坏的问题。目前中国根据不同地市不同情况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能够通过生态护坡的施工建设在整个国内河道整治项目的过程中实现防洪减灾的功能以及减少植被破坏的危害。减害的同时也突出了一些优点,例如蓄水效果显著提升,有效调节河道内水资源平衡,由于生态护坡中大量植被具有强大的根系就可以有效保持水资源的平衡,所以能有效调节河道中水位,并且在枯水期通过自身生态系统蓄水特性进行补给,能以最大程度对河道进行补水。虽然技术不算完善但颇具优点,因此生态护坡在中国的河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不错的使用效果。
2我国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意义
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当中,河道生态护坡作为关键的部分,通过长期以来的建设可以看出,生态护坡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处理河道周边水土流失现象,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从行业操作规范下进行分析,对于生态护坡工作,本质上就是希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态自然资源,全面融合植物及生态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共同致力于河道边坡防护效果。在对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实施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确保护坡性能与周边植被及土壤结构等相吻合,而且也能够很好地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努力提高河道稳定性的特点,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一致,维持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治理河道过程当中,应该先从施工现场各方面条件出发,找出可能对项目建设有影响的部分,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提高河道护坡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具备极高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实际工作人员开展护坡设计工序,必须站在本地区地形等特征之上,不能出现对自然环境较大破坏行为,根本上就是希望护坡能够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工作人员设计方案决策当中,要尽量防止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特性。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自然原型护坡施工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河道护坡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因此以河道周边环境为基础开展相关工作。在对原型河道护坡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河流、湖泊设计理念的应用,保证河道的施工以及使用安全,结合河道护坡施工技术具体情况,提高河道周围植物的生长质量,提升河道生态效果。自然原型河道施工会对河道生态产生破坏,因此需要对植物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适合河道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植物种类,这样能够保证植物的生长效果以及水分的吸收能力。另外,还要对植物的净化功能进行全面研究,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堤岸的稳定性。
3.2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通过利用各种材质,比如混凝土等,科学规划网格结构,以网格生态护坡为对象,有效开展设计工作,选择网格中间位置,完成植被种植任务,以此构建网格生态护坡模式,并保证其综合效益。从中可以发现,普遍应用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其使用价值非常突出,能够取得更高综合效益,在工程推广中的适应性更强。当开展现场施工的时候,所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小,所以取得良好成果,并且成本较低,不仅可以保护生态,还可以发挥观赏价值。不过与其它技术相比,此项技术损耗较大成本,应该以工程具体需求等为依据,深入思考与分析护坡资金承受力,结合各阶段具体护坡状况,首选此项技术。所以,在农村地区,针对规模较大的排水罐区域,如果资金充足,应该保护河岸附近环境,提高植被稳固性,通过利用网格护坡办法,为生态提供有效保护。
3.3植被砌块型护坡技术
工程人员在使用植被砌块型的护坡技术时,要注重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保水材料和多孔混凝土材料。此外,还要添加适量的缓释肥料。多孔混凝土作为植被型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使用多孔混凝土可为植物生长预留出足够的孔隙,可满足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和阳光需求,还可有效地降低土层表面的温度,给植物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这一技术还具备施工快捷、成本较低的特点,值得广泛应用。
3.4采用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技术
针对此种方式而言,即当进行生态护坡时,密切结合喷塑金属网和碎石型种植土壤,优化护坡结构,提高它的抗腐蚀能力,建造成复合种植基。并且通过应用该方式,能够服务于河道附近植物,为其创设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该方式的实用价值比较高,在诸多施工环境中均可应用,即使是水流较快的河道同样可以。当开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的时候,能够与土工以及草皮充分结合,以此形成土工格护坡方式以及土工往垫护坡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利用相关材料,将聚丙烯等和碎石集为一体,通过高分子材料,充分结合网垫和种植型土壤,而且将一定数量的草籽撒于其上,以此形成全新复合型种植基。就网垫结构而言,在多层网结构基础上,有效利用热熔焊这一方式,以此连接不同网点,由此经由网状空间,进一步稳固基土。网垫以及网格的应用对植被生长非常有利,能够为其创设良好发育空间。
4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水利项目的建设,能够按照新思路、新方法来完善,在各项问题的处置过程中,告别了单一的、粗放的手段,同时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上,能够由此来取得卓越的成果。但是,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意识不能放松,在技术的操作模式上,需要结合区域性的发展特点来调整,对各项问题的应对给出足够的依据。与此同时,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养护手段、维护模式、防护体系等,都要伴随着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营来不断的优化,尤其是在自然信息的搜集力度上要不断的提升,对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护坡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加强水系与植物之间的联系,为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河道生态护坡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应积极地采取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各种技术的适应性,对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要严格把控好护坡技术的细节,来全面提升生态护坡的工程质量,发挥护坡技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红珊.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居舍,2021(09):57-58+78.
[2]张延菊,张哲.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珠江水,2018(21):101-102.
[3]孙军.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59.
[4]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