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方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方波
[导读] 摘 要: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证明我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智能控制技术在此种情况下获得了可观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与智能化技术存在密切关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610037
        摘  要: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证明我国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智能控制技术在此种情况下获得了可观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与智能化技术存在密切关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机电控制;应用方向
        引言
        智能控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知识和数据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应用于控制器设计的一种方式,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借助以往的数据对控制结构进行优化,不断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在当今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机电控制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生产需求,但是随着生产向无人化、智能化领域的靠拢,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稳定和精确的加工方式,依靠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无法达到加工目的,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进一步改进。通过智能控制算法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提升机电控制设备运行效果的有效方法,智能控制算法在无人化、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可以与机电控制系统互补,实现更加可靠的生产加工。
        1智能控制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控制技术更多的涉及控制系统工作的底层,也就是利用特定的机械设备实现对重复性工作的替代,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只针对单一操作对象,如果要想实现对其他对象的操作,需要重新设计这一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比如我们以前常见的工业流水线等。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式,智能控制算法有如下一些特点。1)智能控制技术使用到系统高层控制单元中,并不属于简单的机械工作内容;2)智能控制设备拥有非常良好的非线性特征,具备非常全面的功能;3)智能控制设备能够按照不通过系统需求变化结构,适应于整个系统运行情况;4)智能控制设备拥有自我寻优的特征,对于微小的系统震荡能够实现自适应调节,也就是具有一定的鲁棒性;5)智能控制技术拥有强大的组织控制与学习功能,充分满足不同领域多样化与多功能化的需求;6)智能控制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控制领域,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的发展潜力[1]。
        2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智能控制技术在机械方向的应用
        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对象存在差异性,使工程机械运行模式存差异,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存在智能控制技术选用的操作方式、智能控制对象的匹配度较低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机电控制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对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可结合各种控制对象的特征选择对应的操作模式,提升工程机械运营水准。由于机械控制流程相对复杂,会导致智能控制技术面临诸多困难,无法满足机电工程的实际需求,导致工程质量的提升受到相应的威胁,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程活动的过程中,可将工程机械存在的差异作为基础支撑,选择与其对应的操作模式,保证智能控制技术被更好地应用在机械运行方面,提升整体效率[2]。
        2.2智能控制技术在数控方向的应用
        在使用数控机床加工的过程中,设备的精确度是重要的参数,是评定数控机床质量的标准之一。数控机床设备是否具备充足的可应用性、是否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取决于数控机床的精准度。通过对智能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在数控系统中融合多个CPU控制系统及RISC系统芯片,提升数控机床的操作精度。在数控系统的设计初始阶段,模块化的设计获得广泛具体的应用,满足机电一体化的实际生产需要,提升数控效果。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度应用可结合相似群控制系统中的有关模块完成对系统控制成效的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进行调控优化处理。系统的操作程序是保证其能够正常运作的前提支撑,代加工产品的规格和精度是编程的核心来源,保证成品满足前期的实际需求,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建设。

在数控机床中融入智能化控制技术,可显著提升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率。
        2.3智能控制技术在机器人方向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通常具备强耦合性、时变性、非线性及生产效率高等特征,是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提升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在机器人领域,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发展,通过对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可有效控制机器人的视觉处理工作质量,以提升机器人的视觉处理能力。智能控制技术可实现对机器人行动的管理控制,针对性地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后,可对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及路线作出动态化模拟,促使机器人可高效完成后续的各种操作。除此以外,智能控制技术可对机器人的运行环境进行精确的管理控制,并借助专家控制系统及模糊控制系统完成处理,为后续机器人的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并对机器人进行实时监控和定位处理,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
        2.4智能控制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如建筑行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可积极使用相关智能化技术完善原有的工作方式,并积极研究有关室内亮度控制工作的核心技术,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室内光线对用户的影响,建筑物四周的环境及建筑物材料的选用,可在光线方面对房屋使用感受产生强烈影响。为了减少光线对建筑物使用感受的影响,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对此项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光线进行严格控制。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相关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情况与通信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联系,控制建筑物内部的照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合的技术手段,使照明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应使用空调调节管理室内的温度,可针对性地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促使空调系统结合室内气温情况或室外气温情况产生相应的变化,有效保障室内温度的合理性,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水准[4]。
        2.5智能控制技术在交流伺服领域的应用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交流伺服器在此种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应贴合实际情况调节相应参数,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交流伺服系统具备范围涉猎广泛、较为繁杂的特征,且系统参考数据会实时产生改变,影响负载设备,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在交流伺服系统中融合智能控制技术较为重要,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系统的依赖性,提升交流伺服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准。在现有航空航天领域中,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广泛,并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建设发展奠定基础。从交流电角度分析,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非确定的外界因素的冲击,会提升数学模型构建的难度,可针对性地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提升数学模型的精准度,保证交流电机的运作效率可满足实际需求。
        结束语
        智能控制技术在现在高科技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实现对机电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调整,实现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操作流程,根据所需目标自动调整控制参数。同时,这些智能算法还能够很好的对自动控制设备实现故障诊断,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以此提升机电控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孙军.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7):168+170.
        [2]孟海辛.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0):165-166.
        [3]杨建伟.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44.
        [4]邓智远.机电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1):2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