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应对与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罗志谋
[导读] 摘要:高速公路事业作为国家一项基础性服务型项目,其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加快了公路体系现代化建设,但居高不下的施工事故发生率己严重阻碍公路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高速公路事业作为国家一项基础性服务型项目,其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加快了公路体系现代化建设,但居高不下的施工事故发生率己严重阻碍公路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目前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项目体系庞大,涉及工程范围广,沿线地质条件与施工环境差异大,施工风险的综合性与不确定性比普通公路更加复杂。本文主要研究了山地丘陵地区高速路施工风险管控体系,,提出了定性管控与定量监控双管齐下的风险管控工作方式,制定了险情预防和风险督管的控制策略,发挥较高的风险控制管理价值,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生产安全管理要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应对;控制;
        1引言
        在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交通网络布局广、投资项目多,山地丘陵地貌普遍存在,相比普通公路项目,高速公路项目呈现出明显的沿线长、工程量大、建设周期久、参与单位众多等特点,而山地丘陵地区更是野外作业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样、技术挑战性强和风险不确定性大,诸多的影响因素无疑加大了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本文将上述特点统一归类为山地丘陵地区的复杂施工条件。针对山地丘陵地区复杂施工条件,本文尝试探索并总结高速公路在施工期的风险机理、分析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对掩藏在施工环境里错综交织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合理划分与度量各种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与控制策略,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高速公路施工生产,减少事故发生。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前期的风险分析与估测工作为施工安全管理指明了把控方向,那么风险控制则提供了安全管理的把控尺度与力度,其控制效果是安全管理工作最直接的价值体现。本文以风险控制原理、公路施工风险特性及数据挖掘聚类限值技术的协同作用为主体开展研宄,从众多的施工参与方、多变的施工环境、复杂的施工工序及新颖的技术挑战等多因素作用考虑,深入跟踪施工期间风险发展规律,并在国家公路施工风险管理指南的指导下,研发风险数据计算软件,辅助风险动态监测工作,制定全面的风险管控策略。
        2高速公路施工风险应对研究
        2.1 风险应对原则
        (1)系统控制原则。高速路施工作为一项大型工程,一方面,其风险应对主体应综合考虑各相关参与方的特点,以突出联合管理的优势;另一方面,其工程管理方式应视评估结果、区段特点、工程特性等实施系统化分级治理,明确施工风险控制途径与管理力度。根据各方在高速公路沿线各工程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细化风险抵御的任务部署,体现“责任明确、风险共担”的系统性控制特点以及分级治理的应对措施理念。
        (2)科学指导原则。风险应对的科学指导主要包含科学选择控制指标搭建风险管理平台、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制度形成风险考核体系、科学落实风险应对措施以及科学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四个方面内容,充分体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科学生产价值。
        (3)定性结合定量原则。目前山地丘陵地区大多数风险应对工作仅从定性角度制定措施,忽视了对风险指标的量化管理,这是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本章开展了定量化风险指标监测与考核的研究可以为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实现“措施精化、数据量化”的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优势结合。
        (4)动态监控原则。风险应对绝非一次性的管理过程,更不是随着风险应对措施的落实而逐渐减小或消失的过程,对施工风险的动态监控要求在既有的风险处置办法上,随着工程施工的推进不断进行阶段性风险变化监测总结,研究全面的风险动态监测与风险信息交互等诸多策略,发挥“信息追踪、动态监控”的风险动态控制策略的重要作用。


        2.2 安全管控标准及指标研究
        相应的高速路施工风险管理标准和控制指标,结合高速公路安全生产需求,秉持“从全局出发--突出重点工程--解决关键问题”的思路,并积极吸取工程管理经验与安全事故教训,遵循上一节的风险应对原则。目前本行业在施工期的风险管控工作多为定性上的管理,注重发挥组织制度、人员架构、教育培训以及现场质量巡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且相关的行业规范与指南也比较成熟,此处不再赘述。本文在风险管控工作专项研宂中,为能够全面有效且清晰地降低风险等级,将风险控制划分为定性管控与定量监控两种控制方式。
        定量监控采用控制监测参数的方式,在获得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定量选取控制参数指标,将抽象的风险管理实现量化控制,指标构建示例,并通过研究规范与设计文件等,对风险事故因素进行分析后,确定了相应的风险校核取值标准,定性管控除了上述常规安全管理内容,在定性检查专项工作方面也可视监管要求结合专家调查法制定现场巡检与整改考核清单,进行适当的评分量化。
        3.施工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3.1 风险预防策略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小损失的严重程度是本项策略的两个落脚点,按照逐级递减的原则实现风险由极高度风险向低度风险的转化与分解。对于中低度风险,日常管理从制度、组织、人员、作业等方面展开工地施工安全建设,现场施工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隐患检查与整改、安全经费执行专款专用,视现场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风险监测与预警等;对于四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重大风险源应制定风险源处理专项预案,组建专家组调研,可采用BS、FTA等科学方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现场施工单位应成立风险管控中心部门,负责风险预防方案的执行与落实自查,如深化施工工序的技术交底管理,落实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现场重大风险源告示宣传及安全作业教育与培训,切实从人员、机械、物料、工序、环境等全方面降低风险等级,预防风险的发生。
        3.2 风险督管策略
        风险督查策略的研究机理在于切断风险的发展路径,山地丘陵地区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具有众多的标准化施工作业区段,所以安全督管更加突出细节管理,针对本阶段的重点管控任务,研究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1)督查重大风险源降险措施的现场落实情况,制定督查周期,核查施工安全专项经费台账、测试报告及监测数据等是否真实准确,并持续跟踪隐患整改管理;(2)核实风险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查阅安全报告相关材料,协助企业查漏补缺,提高风险控制效果;(3)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的细化意见,提出切实关于风险处理计划的改善建议,尤其是对危大工程的施工全过程的管控要求;(4)伴随施工进程,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及时对产生变化的风险具有敏锐的判断力;(5)因某些不可控变量,如环境恶化、工程变更等,可能造成重大风险隐患,须组织与监督相关单位重新开展风险分析与估测等工作;(6)收集反馈信息,查找不足,实现督管体系机制的自我升级与优化。
        4.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山地丘陵地区高速路施工风险管控体系,,提出了定性管控与定量监控双管齐下的风险管控工作方式,制定了险情预防和风险督管的控制策略,发挥较高的风险控制管理价值,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生产安全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树影.A高速公路高架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2]唐协,林国进,邓承波.设计阶段高尔寺特长公路隧道安全风险评估[J].现代隧道技术,2012,49(5):91-98.
        [3]朱劲松,王诗青.公路桥梁风险估测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44(02):124-128.
        作者:罗志谋,身份证号:51102319771205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