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白雪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白雪娇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身份证号:23230319851010XXXX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道路桥梁工程以高速公路道路桥梁施工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为主要工程模式,道路桥梁工程对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但从当下道路桥梁使用情况来讲,其施工技术仍需不断优化。基于此文章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并对其施工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为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安全性奠定基础,以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实现工程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也随之完善,其中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支持。而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工程建设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病害,进而对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民安全出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市政建设单位应立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现状,针对工程常见病害,注重施工处理技术的优化使用,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进一步分析工程常见病害,并从技术层面提出有效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裂缝病害分析
        由于道路桥梁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且在我国车辆保有量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对其使用次数极为频繁。并且在物流高速发展下,道路桥梁需要承载不同重量。同时道路桥梁的桥面以及路面多采用半刚性结构。虽然能够有效的增强铺装层的强度,但一旦受到温度影响,特别是温差较大时,极为容易产生裂缝病害。比如在北方地区,因为早晚温差大,会导致路面结构的承受压力性能有所下降,最终造成桥面或者路面出现裂缝质量病害。另外一方面,道路桥梁在长时期使用后,其车行道路铺装层相比于人行道路,裂缝病害发生率更高。主要原因即是车辆通行过程中会出现超载、急刹车等现象,进而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和磨损,形成路面凹陷或断裂层的情况,严重危及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1.2钢筋腐蚀
        抗裂性与抗拉性构成了钢筋材料必须具备的重要安全性能,并且钢筋材料组成了道路桥梁基础结构中的关键支撑部分。道路桥梁钢筋出现锈蚀的重要根源就是钢筋受到雨水腐蚀、地下水侵蚀或者土壤环境侵蚀,导致钢筋材料固有的安全性能受到减损。此外,某些钢筋施工材料本身没有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市政施工单位对于不具备安全使用性能的钢筋结构材料进行了施工使用,从而埋下道路桥梁的本体结构性能安全隐患。
        1.3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对道路桥梁的影响是直观的,其对桥梁外观会产生影响,同时会直接导致道路桥梁无法发挥运输价值,无法满足车辆通行需求。不均匀沉降作为道路桥梁病害之一,其对道路桥梁的影响较大,且无法短时间内进行修复。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主要包含两方面,从地质因素来讲,伴随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桥梁所在的土地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地质会出现变化,桥梁地基难以适应地质变化,由此出现不均匀沉降,作为自然现象,此类不均匀沉降难以预估。从施工质量来讲,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存在缺陷,但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处理,在盲目的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环境与预期施工技术不符,施工质量不达标,桥梁承压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另外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且其后果十分严重。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2.1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裂缝作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之一,若修补不及时会引发其他病害的形成。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裂缝施工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按照工程裂缝面积大小,裂缝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类:首先,裂缝修补施工处理技术。相关道路质量监督负责人在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进行日常质量检查和维护工作期间,应严格仔细地检查道路裂缝,一旦发现工程表面出现小于2毫米的裂缝,应及时采取有效修补措施,以避免后续在自然环境和外加作用力的影响下出现裂缝变大问题。通常来说,对于宽度少于2毫米的裂缝,应用的修补措施主要是清理裂缝表面及周围,并在修补之前防止杂物混入,后在裂缝周围反复涂抹宽度不少于1毫米的水泥层,并在水泥层上涂抹一层沥青,以防止新涂抹的水泥受外界影响后再次出现裂缝问题。其次,裂缝填充施工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日常质量检查和维护过程中,若发现出现宽度大且深度够深的裂缝,应及时采用填充法进行裂缝修补。填充材料应考虑工程建设材质,多用水泥、环氧树脂、橡胶混合物等材料进行填充。在裂缝填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通过测量方式来明确裂缝的长度和宽度,以便准备数量充足的填充材料,随后对裂缝进行清洁处理,使用注入器将填充材料注入裂缝,待填充材料让裂缝完全饱和后,停止填充材料的注入,并及时使用封缝胶来密封处理封口,待施工部位彻底干燥后,最后对裂缝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在此过程中,为了保证裂缝修补效果,应全程保证裂缝的清洁度和干燥。值得注意的是在裂缝施工处理过程中,若裂缝过大,裸露出内部的钢筋,则要在裂缝处理之前,应对外露钢筋进行涂抹防锈剂进行防锈蚀处理,并要清理内部松散物,后进行填充处理。
        2.2钢筋腐蚀与桥梁碱蚀预处理措施
        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桥梁碱蚀以及钢筋锈蚀的道路桥梁重要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查找处理,运用实时监测钢筋材料腐蚀风险的专业技术措施来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及时更换存在严重锈蚀现象的桥梁钢筋部位。并且,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长期受到碱性土壤环境侵蚀的道路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必须要进行防腐处理,通过增加防腐涂层等专业技术手段来避免出现桥梁碱蚀后果,增强道路桥梁基础部位的支撑性能。
        2.3软土质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新型施工技术,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如在进行软土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粉喷柱加固处理技术,再借助深层搅拌技术,改变地基的稳定系数,并将水泥、砂石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与软土搅拌在一起,通过固化剂与软土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增强软土的稳定性;也可以利用竖向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与传统排水固结法不同,是通过将排水柱垂直插入软土地基中,减少排水流经长度,加速地基固结速度,从而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切能力。竖向排水固结法需要结合沙井技术和纸板排水技术,沙井技术主要是通过螺旋钻的振动,带出软土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排水,这种方式通常是与其他排水方式结合使用。为了减少以及避免软土土层下沉情况发生,需要设计合理的沙井宽度,通过对沙井宽度的控制,达到预期施工结果。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嵩.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9):153-154.
        [2]史启明.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8):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