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董错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董错
[导读]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道路桥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路港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15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道路桥梁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企业的核心建筑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改进建筑施工方法,提高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奠定基础。对此,笔者从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受外界因素、施工技术以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会导致各种道路病害问题的发生。其中,路桥过渡段的沉降现象较为常见。该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人们的出行安全。为保证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提高道路桥梁的质量,必须加强对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和控制,提升施工技术水平,避免出现一系列病害现象。
        1建设路基路面和桥梁过渡段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道路建设地位不可动摇。为了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我国逐步建设一个完整的道路网络体系。道路工程建设要想保证道路的安全程度和质量,就要确保路面路基和桥梁过渡段的建设质量。从使用层面来看,在道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道路路面的平整性、耐久性和路基的坚固性、稳定性是保证过往车辆安全行驶的基础。从建设施工层面来看,路基路面的稳定安全建设也能保证一线工人的施工安全。对于桥梁过渡段建设而言,保证桥梁过渡段的稳定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路基的稳定,防止路基下沉错位,提高路面安全性。在进行路基路面和桥梁过渡段建设时,结合恰当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技术手段破解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难点,促进道路工程顺利实施,使道路能够承受合理范围内的压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2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2.1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地基处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原本地基中土壤的强度,确保地基可以在承受较大载荷压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预压载荷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以及土质更换等,可以有效增加地基的强度性能,在运行过程中降低沉降幅度。一般而言,当地基中具有超过3cm的软土层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地基土层上方铺设土工布,并选用适宜的填料进行填土施工,确保可以有效降低因路堤和桥台之间沉降引发的施工误差。针对路基较厚的沉降段,施工人员需要对回填料的用量进行有效控制,重点通过土层强度的强化施工来应对沉降问题。
        2.2适度填充
        适度填充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工程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在适度填充的过程中,软土路基作为重要的填充内容,需要施工人员对填筑厚度较大的软土路基进行适度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性能。此外,由于软土路基容易出现沉降失稳等现象,导致路面出现损害,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促使其在长期超出自身承受界限情况下,出现路基结构水平位移的现象,进而影响道路的耐久性。因此,为阻止路基结构的侧向移动,可以通过适度填充来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2.3搭板施工技术
        为防止搭板滑落造成桥头凹陷的情况出现,需要在横向位置设置拉杆,同时在竖直方向固定锚栓,从而保证施工安全。由于纵向锚栓固定方法更容易损坏搭板,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将纵向锚栓和横向拉杆固定在一起。施工中需要铺设好垫层,将橡胶支座的距离控制在80cm范围内,保证橡胶支座的距离满足实际施工要求,提升桥梁的稳定性。在连接桥头搭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在裂缝中填充相应的填料,以提升桥梁的防水性能。常用的填充材料有沥青、钢纤维等。


        2.4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给排水系统的管理
        首先,相关建设人员应该构建安全高效的给排水系统,在过渡段的建设过程中,应用排水管、急流槽加强排水管理,在对地沟进行填筑时,要选用一些渗透性好,透气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回填,确保排水的垫层符合建设要求;其次,在过渡段路基路面建设准备期间,应该具体分析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层结构以及施工建设客观条件等因素,在做好充分的勘察和测量之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道路桥梁设计方案;最后,为了保证道路含水量的相对稳定性,应及时对含水量进行检测,当其过高应该进行排水,反之,应该增加道路含水量。
        2.5针对桥梁过渡段展开合理设计
        在任何一项工程展开之前,施工单位都会对实地进行勘察并设计出施工图纸。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在道路建设中亦是如此。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展开的基础就是图纸的科学合理性。在桥梁过渡段设计中,设计师要进行实地勘察特别是对软土路基进行勘察,勘察结束后通过合理设计桥梁过渡段并选择合适的台背填料,从而减少路基沉降错位现象。通过合理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面和过渡段的压力,提高路基的压实密度,从而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在施工之前对桥梁过渡段进行合理设计,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减少因勘察不到位而产生的意外情况。
        2.6对沉降段的路面变形情况见合理控制
        为了实现对路面在沉降段变形问题的有效控制,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合理控制沉降幅度,确保路桥交接点不好出现不合格的沉降不均衡问题。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在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期间,做好对现场数据的勘测采集工作,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电脑之中,利用专业软件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进而掌握大致的沉降区域,以此来推算施工完成后的大致沉降范围,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优化,避免沉降差异超出10cm范围,确保三个月周期之内不会出现沉降幅度过大的情况。
        2.7做好监督检查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相对比较脆弱的道路桥梁过渡段更容易出现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车辆也较多,道路桥梁的负担相对较大。基于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易损性及使用年限进行考虑,必须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进行定期监督检查。通过定期监督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害和排除隐患,不仅可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还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是确保道路桥梁安全的有力保障。
        2.8沉降段后期维护
        为避免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需要定期对路桥过渡段中沉降段的路基路面进行维护。桥梁的坡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风化和侵蚀的情况,对此,可以利用预制板或石块对坡面进行加固处理。为防止坡面出现坍塌,需要在路基边坡位置铺设留有空隙的预制板,以提升道路路基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建设离不开相关人员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建筑人员应该不断加强知识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道桥建设技术,引进安全的生产设备,在不断自主创新的情况下,改变和优化施工操作方法,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运行,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李迎军.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20,46(9):168-169.
        [2]师岩,王亚.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2020,3(3):121-122.
        [3]陈鹏.市政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10-211.
        [4]宁捷.关于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2020(6):143.
        [5]王绪茂.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及沉降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4):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