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交通设施管理与基础资源开发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廖伯长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交通行业的进步为其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在市政交通设施的管理中,还有不少设施规划应用未能完全发挥其价值,需要进一步对其基础资源加以开发。
        北海兴邦交通附属设施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交通行业的进步为其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在市政交通设施的管理中,还有不少设施规划应用未能完全发挥其价值,需要进一步对其基础资源加以开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市政交通设施管理及基础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交通;设施管理;基础资源;开发
        在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工程为过往车辆与行人提供便利,作为一种重要的公用工程设施,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应用先进的技术,才能成为真正为人民所用的工程实体。多年的应用实践也发现,当前我国市政交通设施总量与规模尽管明显增加,但其职能却未得以完全发挥,同时也缺乏对基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市政交通设施管理效率偏低与不注重基础资源开发,必然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甚至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不同的市政交通设施中,功能的不同,对管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市政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内容
        1.1交通标志
        在进行市政工程交通标志的设计时,设计内容与对象通常较为分散,要结合具体的路段作布点,所以工作人员要将施工的重心放置在桩号、版面内容和路况的一致性上,做好全面深入的考察工作,还要注意不能对视线有干扰影响,保持和高压线之间的距离,做好预埋的基础处理工作。
        1.2交通标线
        市政工程交通标线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其温度与速度的指标,这将直接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其中标线的施工还要结合涂料不同性能的指标,将温度控制在6~30℃范围,若温度过高,那么就要适当增加车辆禁行的时间,结合使用者的目的、路面的特性以及车流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振动表现型号、间距及外形进行设置,并做好经常性设备的保养工作[1]。
        1.3护栏
        设计护栏立柱时要严格根据设计图作为设计的标准,如果立柱放样有间距零头出现,工作人员就要调节整段与间距的零头数。如果预埋管线和立柱的位置出现矛盾,则要及时调整立柱位置,确保其能避开中央分隔带,还要保证打桩位置的精准度,在中央分隔带大中小桥、明涵洞的位置上,结合标准要求应用砂浆为立柱固定在预留孔上,对于暗涵洞和暗通道的位置,则要提前浇筑混凝土,将立柱孔留出且在混凝土凝固以后,采用素混凝土将立柱固定在预留孔中。
        1.4隔离栅
        市政公路交通工程有其通达性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工作人员在设置隔离栏时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避免阻碍车辆通常的问题出现。此外工作人员还要预先采用全站仪对公路的用地界进行划分,明确隔离栅的具体位置,将其作为公路与外界的分界线,强化设计的美观性。布设隔离栅以前,工作人员需提前进行地面的平整与夯实,及时将杂物与杂草清除干净,对于起伏较大的地面,及时使用推土机将其修平,预防出现路面大颠簸的情况[2]。
        2.市政交通基础资源的开发
        鉴于不同的市政交通基础资源及其对应的不同发展远景,交通资源综合开发与其所经营的策略选择也不相同,因此,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必须以市政交通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为主,在推动建设进程的过程中遵循盈利运营的原则指导,通过综合开发和多种经营的手段,增加投入量和资源的整合效率,确保市政交通设施和基础资源开发更好地进行融合[3]。
        2.1市政交通基础资源的多元投资与综合开发
        在开发建设新项目时,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统一规划的工作,确保超前性与可行性,同时要有一定的经营效率,让市政交通的建设效率与资源的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同步实施。特别是注重将沿线土地衍生资源划入到项目开发的企业捆绑工作中,做好综合开发利用的设计与准备,批准适合的企业拥有土地综合开发与辅业经营特许经营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经营的局面,逐渐将传统的市政交通盈利空间扩大与延伸。


        2.2扩大规模,形成品牌
        将市政交通资源的利用作为资源链,形成商业市场,在确保安全运营的情况下配合沿线物业经营管理、智能卡应用以及广告等资源的开发,就能形成有助于市政交通工程管理质量监督的有效延伸物,还能增加交通设施运行的收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网点分布广的利用,让市政交通设施构成的交通网络逐渐发展得更为成熟,规模进一步壮大,这对商业网络覆盖及市政功能功能的延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基础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途径。
        2.3提高管理职能
        伴随我国城市进程化的推进,城市轨道运输企业加大了资源的开发,于是经营范围与规模逐渐壮大,各种配套措施和经营管理都随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市政交通设施和基础资源管理经营的理念,在开发基础资源的前提下将其运用作为市场经营活动的一部分,统筹联合城市市政交通的各种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纳入多种交通企业的经营活动,积极转变和扩大原有的管理职能,最终发挥基础资源的开发优势和交通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促进我国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4开发与经营交通事业
        在市政交通设施中,车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集散点和网络结点,有大量的客流,同时又牵制线路结构与网络结构,有着复杂的建筑特性。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综合枢纽站,更是具有占地多、投资大、功能齐全的特点,除了提供公共交通功能外,还集合餐饮、商业、娱乐、咨询等功能,这很大程度推动了枢纽站点周边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基础资源开发的工作中,就要优化如车站站点冠名、广告、通讯、电子娱乐、网络信息的设计,通过多种经营方法结合的方式促成市政交通工程及其行业效益的整体提高,这也是基础资源开发优势整体发挥,效益最大化的表现。
        3.市政地下交通工程的综合管线规划及管理
        地下交通工程与是城市市政交通设施的组成内容,如地铁车站,其管线的平衡规划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必须重视这一环节的管理,把握管理要点,才能确保其发挥市政工程应有的效能,在建设过程中缩短工期,节省建设的投资,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就要做好以下的工作:(1)市政部门要具备周全详尽的管理规划方案,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土地的利用以及基础资源的开发有明确的策略与目标,借以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此外,还要以沿着当地建设目标为准,完善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后续可能出现的拆迁任务量,节省成本。要有计划地与旧城改造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开发的基础资源得以利用。(2)要建立与地下市政交通工程建设标准相符的市政综合管线规划方案,应用的技术标准也要与之相符,要求市政工程综合管线规则与设备标准的实用性相适应,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市政交通设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若对其管理工作不加以重视,也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政交通设施尽管建成且规模不断壮大,但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未能完全得到发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加以重视,在强化市政交通设施管理的工作中,还要以交通设施运营的目标为准,将基础资源开发及其可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规划之中,为未来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决策提供参考,最大程度发挥基础资源开发的价值,确保市政交通设施管理工作更高效地开展,最终促进我国交通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司达.关于市政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管理与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3):3718.
        [2]周钧.市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J].低碳地产,2016,2(12):254.
        [3]王会梅.市政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与管理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31):225.
        [4]蔡润沛.浅谈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3):2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