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与节能分析 孙百浩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1期   作者:孙百浩 宋祺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与节能。
        摘要: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而,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处理好发电厂的工业废水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进一步保护了周边水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按照相关流程标准进行,严格把控出水水质,降低发电过程造成的水质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与节能。
        关键词:电厂;化学制水;处理工艺;节能
       
        
引言
        在处理化工污水时,对技术工艺的要求比较高,不同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差异较大,单一污水处理技术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所以在处理化工污水时,应当联合实际情况,联合多膜技术处理污水。全面应用技术优势与不足,体现技术应用价值,全面提升化工污水处理效果。
        1电厂化学制水处理的工艺
        1.1超滤膜技术
        超滤是一种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的压力驱动膜过程,根据膜孔径大小可以去除颗粒、悬浮物、细菌、病毒、原生动物、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化工、医药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工业化发展带来了较多优势的同时,工业污水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伴随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工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越发凸显,如何处理化工污水,全面促进环境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关注[1]。主要分析了膜技术在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使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及发展。由于化工生产中包含大量污水,根据化工废水的相关性质,采用超滤膜技术进行处理,超滤常应用于化工废水生化废水、循环废水的回用处理,以及除盐水工艺的预处理。随着超滤膜制造技术的提高和使用工艺的不断完善,其性能可靠性高、抗污染能力强、透水性大、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出水水质优异且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得超滤膜技术在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应用的范围逐渐得到推广[2]。
        1.2化学沉淀法
        作为工业废水的一种,氨氮废水是十分常见的,在生产化肥农药和石油化工的企业中会经常排放这类废水。这类废水中的氨氮成分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和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如果被任意排放于环境之中会释放出很大的毒性,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对这类废水进行处理。化学沉淀法就是通过对废水污染物的种类进行分类,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使其与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这种方法会沉淀氨氮化合物,最终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化学沉淀法是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方法,而且往往可以得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其对化学试剂的选择要求特别严格,如果化学试剂选择不恰当或者投放量超标,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故一定要慎重使用该方法[3]。
        1.3生物法
        生物法可以吸附或者降解在废水中的有机杂质,有机杂质经过这种转换方式,最终会变成对环境无毒无害的物质。目前,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法是比较常见的生物法。在氧气浓度足够的情况下,废水和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群可以进行反应,这能够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一种特殊形式的能源,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在实际应用生物膜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独立通道保证废水能够被微生物菌落接触和吸附,从而保障废水处理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无氧的情况下可应用厌氧法,这种方式需要借助厌氧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这些有机污染物最终会变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程度比原有的废水小得多[4]。
        2电厂化学制水处理节能技术措施
        2.1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工艺在电厂处理化学水程序中,位列第二。在处理工艺中,借助反渗透膜完成水资源处理。

反渗透膜能够完成水分子的选择性通过,在膜内截留水分子以外的物质,保障水分子有效通过。反渗透膜,其孔径取值范围较小,可加强水中杂质的去除效果,如有机物、盐等。反渗透膜去除杂质能力,高达97%,以此提升化学水净化效果。反渗透工艺在实际使用期间,应科学开展水预处理,以此减少反渗透期间发生堵塞问题[5]。在预处理程序中,能够有效完成悬浮物分离,控制水的污浊程度。在此基础上,应科学开展杀菌程序,以此有效控制水中微生物生长。反渗透程序在水处理程序中,对水中杂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开展水质污染堵塞程度的测试,在测试通过时,方可开展反渗透水处理工序。允许开展反渗透水处理的污染堵塞标准应控制在5以内,建议标准为不大于3。
        2.2微污染处理技术
        通过微污染处理技术,可以将煤矿污水处理的工艺提升,通过生物滤料和石英砂滤料进行组合,强化混凝以及过滤方式,在生物过滤的性能上比较突出。应用的时候不会添加其他物料,能降解有机物以及亚硝酸盐。强化混凝的应用模式主要可以提高混凝沉淀,从而提高有机物去除率,提高煤矿污水的利用率。
        2.3电除盐
        电除盐在化学水处理工序中,作为末尾工序,主要借助电厂完成水分解。在此程序中,借助离子交换膜,此薄膜具备离子选择性透过的功能,有助于提升阴阳树脂结合效果,促进离子顺利完成迁移,科学完成水中大多数离子的去除程序,顺应锅炉补水的工序需求。电除盐工序有效融合了多种技术,如离子交换、电渗析,以此保障离子交换程序顺利完成,科学规避了酸碱再生资源的消耗问题,提升了化学水处理工序运行的连续性,切实改进了脱盐处理工序。电除盐水处理工序,在实际运行期间,含有较多影响因素,比如,有机物、杂质、细菌等。具体影响表现为:(1)氯、臭氧等物质,对离子交换膜、树脂具有氧化效应,削弱其分离功能,引起电除盐组件运行不畅问题。氧化过程,将会显著提升TCO占比,对离子交换膜形成污染,制约分离活动的完成。同时,氧化作用,将会引起树脂结构稳定性丧失,在组件压力作用下,增加树脂结构破坏能力。(2)铁相关金属离子,针对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催化能力,将会大幅度削弱离子交换膜与树脂的功能,此种削弱具有不可逆性质。(3)硬度元素在电除盐体系中大量沉积,形成结垢。结垢主要集中分布在浓水室膜表层,引起此区域酸碱度升高现象,相应引起浓水系统中输出水与输入水形成压力差,造成电流量有所减少的问题[6]。
        结束语
        现如今,由于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模式,不可避免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支持,因此想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满足煤炭的需求量,通过水处理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火力发电厂虽然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持续不断的电能,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会产生大量的锅炉水。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必须要使用最先进的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把废水回收利用,再经过污水处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魏长志.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9(36):284-284.
        [2]冯佳栋,李盛春.浅议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10):46-46.
        [3]包蕾.节水环保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8(24):13-14.
        [4]常雨.工业污水处理过程节能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1):164-165.
        [5]张露萍,李助红.火力发电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优化及零排放探索[J].科学时代,2014,(11):204-206.
        [6]程辉.电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优化改造探究[J].低碳世界,2013,(22):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