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分析 张桂娟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1期   作者:张桂娟 张庆鹏 李墨爱 何斌
[导读] 本文便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讨论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共同助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进步。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重大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仅会关系到人类现在的生活,更与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能够实现安居乐业的关键,所以环境问题频发必然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发展带来严重地威胁与影响。本文便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讨论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相关情况,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共同助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环境保护;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改革开发的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对我国的环境污染进行全面的治理,逐渐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
        1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概述
        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与设备,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物质进行样本的采集与数据的提取,从而根据具体的样本数据分析出大气环境中不同污染物质具体的种类、特点和分布位置,从而制定规划有效的治理方案。根据工作方案的指导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科学的控制企业的污染排放,缓解大气环境环境的污染程度。大气环境中有机物污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持久性,当有机污染物出现在土壤和水源等物质环境中非常不易降解,会对水源与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且有机污染物质具有强烈的化学污染性,会对周边区域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随着《巴黎协定》条约中的环境保护有关内容达成一致,全球环境治理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因此在有机污染物的监测领域投入的科研力量不断增多。随着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环保总局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且在环境有机物监测工作开展中监测的技术、监测的对象与监测的范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为我国有机物污染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有效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案。
        2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在一般状况下,有机污染物都是由多种不同成分组合而成的,主要将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细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农药。在很多的农药中其成分中都含有有机污染物,在我国农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农药的需求量逐步增多,这些有害物质就会长久的留在土壤中,在对农产品的生长状况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影响。二是工业。工业在生产期间会涉及到有机污染物,如常见的有多氯联苯,其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也具有较强的介电性,所以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充分应用。这样就会在多种不同问题的作用下产生泄露的现象,进而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三是无意识污染。在排放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很难引起注意,实际上无论是在焚烧秸秆还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都会产生二噁英,其在空气中传播,就会对人体健康问题造成影响。我国通过落实环境监测工作,不难发现在大气、水环境、土壤中都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是有机污染物会以气体的形态在大气中存在,其会吸附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中,进而就会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其很难在大气环境中被监测到,对农村的影响程度更加严重,如有机污染物极易依附在农田中,进而就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二是有一部分的有机污染物会残留在水环境中,如在我国东海岸出海口、海湾等会多个地方就发现了有机污染物,对我国整体水环境具有严重影响。三是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药的使用,进而就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营养的供给,如果在土壤中残留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危害不仅会转移到植物中,也会在食物链迁移和传递的作用下,扩大污染范围,加深污染程度。
        3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发展历程中必然会迎来工业建设的进一步兴起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进步,进而就会带来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增加。

这些有机污染物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地影响,进而极大地影响着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1监测范围全面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会不断加大,其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也将加快脚步,逐渐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将从对传统污染物的监测,比如工业废水、废气等逐渐发展到全覆盖的监测,包括地表、地质内所积累的废气污染物监测、农业污染监测、地表水监测等全方位的监测,尤其是针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将愈加全面化。目前我国已经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监测规划,并委派专业监测与防治部门负责开展全面化的监测工作。针对土壤内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损伤程度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污染源进行排查,制定出严格的排查预警机制,建立起先进的污染修复规范标准,在国家的指示安排下,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会越来越规范,通过定期开展普查的方式,将使原有的单一监测逐渐向着细致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不仅会对工业污染进行监测,也会对农残污染进行监测,同时也会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合,全面提高监测工作的价值,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将监测与执法整顿进行协同,全面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力度。
        3.2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智能自动化的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有效的提高我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合理的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与监测技术,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系统,从而逐渐的打造我国智能化的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体系。通过有机污染物的取样、样本检测、数据分析等工作进行一体化的衔接,从而合理的规避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数据误差,且在智能自动化工作系统的开展下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很多。这样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人员去完成环境治理的工作计划。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工作模式与监测模式,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采取超声波环境监测的技术,或者是采取监测仪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保障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环境资料,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时效性。
        3.3监测种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
        强,进而制定出更为严格的针对各行各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标准落实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在逐渐提高,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获得了诸多显著的成绩,有机污染物得到了全面控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污染物控制力度,未来监测上对于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种类将会不断增多,会进一步按照国际公约中对于有机污染物相关规定来进行监测种类的完善。我国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宽有机污染物监测种类和研究力度,并有针对性的研发出新的技术手段对有机污染物的类型、繁衍环境、发展特点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分析,进而可以更为有效地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正在不断的拓宽监测的范围。在自主研发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措施下,打造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不断提高我国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杨家欢.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趋势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41.
        [2]赵金平.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05):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