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废水的处理。废水的处理过程繁杂,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的检测只能做一次,这也给水质检测化验带来了误差,增加了误差的控制难度。因此在化验中通过误差分析来降低数据的误差率,使实验结果尽量准确。本文针对水质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数据处理
1 引言
在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的废水排放关注度更高,对于废水水质检测化验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废水水质检测化验的过程中,常会由于设备、检测化验技术以及人为操作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化验误差的出现,而对误差数据的处理已然成为了当前推动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2 废水水质检测误差分析
2.1废水水质检测误差
所谓误差,即测量值和真实值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现阶段的水质检测工作地点为实验室,而检测人员利用不同的理化反应对水质进行定量、定性与分析,从而确定水质。废水真实值与固定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已经进行了较为精确的预处理,测量取样时依然有差异存在,对其进行检查检测时,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状态与实验室环境等也有相应的差异性,所以检测出现误差在所难免。然而这并不代表误差可以忽略,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反映待测样品水质,所以对误差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2.2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过程中误差的本质及分类
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的本质,就是废水水质测量数值与水质真实数值之间的差异。检测化验数据的误差分析是以检测数据的误差及其在运行中产生的影响为对象,确定检测的准确度。废水水质检测化验出现数据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而检测化验数据出现误差则是可以调节的。为此,要明确废水水质检测化验出现误差的原因,最大程度避免废水水质检测出现数据误差,减少废水水质检测化验的数据误差问题。依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过程中的误差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它是由分析过程中一系列确定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的特征如下: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可以重复出现;检测分析中测定结果一致偏低或者一致偏高。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是无法避免的,但可用统计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2.3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
就现如今国内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情况来看,整体水平达到了较为完善的状态,在经过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误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水样的质量控制较为忽视。试验测量工作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无法对现场实施细致的调查工作,再加上采样点的选择较为随意,采样技术与试验操作之间不匹配的原因,经常会造成水质检测工作出现问题。废水水质检测工作可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以及环保系统主导的检测,在实施检测工作的时候,由于会受到人员操作方法和形式的影响,所以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诸多的影响。在实施搅拌或者是定容工作的时,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根本原因。
3 废水水质检测误差的数据处理
3.1实测数据处理
在计算分析过程中,需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安排2名以上工作人员采用双盲法进行读取、核对、录入,以寻找重大误差。经验法是最直接的数据处理方法,水样分析重复性强,一个地区环保机构负责的区域内污水产生点相对固定,水质成分一般无太大的变化,一旦发生重大变化便提示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如偷偷排污、化学品倾泻等,凭经验核对数据可迅速发现重大误差。
在进行数据读取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相对准确,若是操作不规范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2直接测量误差处理
相关实验人员在对样本废水进行检测与化验的时候,取得检测数据的方式不外乎直接测得与间接测得两种。而所谓的直接测得的数据,就是指运用精密的仪器对相关水样进行检测,这种直接测量的方法用于测量可以不经过化学反应而直接测量的指标,通常指密度透光度等类型的项目。而所谓的间接测得的数据,是指通过设计一定的试验方法,选用一定的试剂,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对相关反应物的质量以及种类的分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算式计算得到的相关指标的对应数据。对于直接测量法来讲,其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往往会受到实验仪器,以及分组数量和测量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即使实验人员能够对检测样本进行分组处理,但是每一组数据的测量过程都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单项测量所得的数值误差必然存在。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实验员可根据其所用仪器的对应说明来对相应误差做出一定程度的操作修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误差最小的一项测量数值列入计算。但对于无法直接计算的数据,可以将所应用到的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等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然后依据新的刻度关系对误差数值进行修正取值。而对于需要多次进行相关重复测量的数据而言,可以尽可能地提升测量数据的次数,然后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来极其近似地得到所需要的“真实值”。
3.3间接测量误差处理
废水监测过程中一般可以将直接测量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到相关数据的间接测量值,因此,造成误差的原因不只是与直接测量数据有关,还与分析计算所用的公式有关。因为直接测量数据与间接测量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所以间接测量数值也会因此而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开方、乘方、乘除等计算方法所得的直接测量数据里的相对误差之和是直接测量误差和间接测量误差包含的主要函数关系,为了对数据进行更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在对间接测量数据进行加减运算的时候要先算出绝对误差然后再计算相对误差。而在对间接测量数据进行开方乘方以及乘除等运算的时候,则需要先计算其相对误差,然后再进行绝对误差的计算,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水质质量检测时存在的误差。
3.4非正常误差的处理
对于废水水质检测与化验的相关实验来说,其设计的指标通常较多,分组测量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因此在对各个实验组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时,也难免会出现某一组的某一项实验数据与同组的其他实验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别或者其他较为明显的异常情况。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验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情况来对相应数据做出合理的取与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有选择地“去伪存真”,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试验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结语
废水水质检测化验期间会出现误差,检测人员需要从实验室环境、检测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导致检测误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异常数据,提高废水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完善废水治理方案,确保废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志勇.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环境与发展,2018,30(6):174+176.
[2]王娜.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及数据处理方式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65.
[3]张学刚.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智能城市,2020,6(01):124-125.
[4]梁华.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9(33):146-147.
[5]傅士萍.废水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9(1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