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逐步加快的趋势,我国建筑领域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然而,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给排水设计是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低碳、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如何使给排水系统设计更加节能,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提升,给排水设计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排水设计中实现节能减排设计。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
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和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生活,也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据相关统计资料,建筑能耗约占到整个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涉及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主要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等活动中游乐、工艺、绿化、生产、环境卫生、水景等活动的排水、给水、生活热水、循环用水、消防供水、重复用水等需要的能耗。随着我国各类大中型建筑大量新建,建筑给排水技术也有着长足进步,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满足用水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如何考虑节能环保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是设计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价值
1.1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能源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处在当前的各种能源资源紧张的发展背景下,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各发展领域,这对能源资源的节约有着积极作用,这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从整体上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加以科学融入下,这对多方面的资源节约有着促进作用,避免水资源浪费,也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2有利于保障居民生活
从古至今,我国历代帝王都为了减少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做出了努力,现如今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为了缓解北方的用水困难,通过人工修建水渠将南方的水引流至北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水资源已经供不应求,为了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在建筑工程中可以使用建筑给排水设计,通过这种方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效率,缓解居民用水困难的问题。
2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给水系统管材、阀门附件等设计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工程中,受设计理念和设计专业水准影响,选用错误的阀门或者质量不达标的管材及配件,出现设计不合理问题,给管路施工与使用埋下隐患,严重情况下导致漏水事故发生。有些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不恰当的管道连接方式未做到管道接口的严密性,加大了管道受外界作用出现破损问题的发生几率,引起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造成人们用水不便的情况。一般来说,阀门漏水和节点漏水是管道漏水的最常见之处,这两个漏水问题一经发现便已经引起了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对住宅户内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力,一旦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和维修,不仅会令水资源浪费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对户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2.2排水管道连接密封性不足
排水管道连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管道的密封性,如果管道连接出现问题,那么会直接导致管道的密封性变差,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排水管道发生污水泄漏问题,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要提高对管道之间连接设计的重视度。排水系统想要正常运行,也要重视排水管道本身的质量,质量的好坏是排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好的排水管道能够确保排水系统的使用年限符合标准要求,而且能避免管道质量不达标所导致的污水泄漏问题。当前在进行建筑排水设计时,一般会把排水系统设置在地下,如果管道出现破损,维修的成本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管材的选择对于建筑排水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低
现阶段来看,我国西北地区在缺水城市中占据较重比例,缺水程度也更强烈,各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只有做到对再生水资源的充分考虑和合理应用,才能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发挥生活用水、雨水的再利用价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直接通过排水管道排走雨水,在水资源严峻紧缺形势下,该现象无疑是水资源的浪费表现,降低了再生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利用率。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
3.1 加压给水设计
现代建筑中的给水系统一般采用的给水方式是二次加压,这种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如果供水时运用建筑管网的余压加以辅助,就能降低电能的使用量,减少能耗。虽然在不同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值不相同,但一般楼下几层的用户,建筑压力均可满足供水。由于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比较多,可以实行分区供水,下层辅以建筑余压进行供水,充分利用建筑压力,每个加压区单独设置加压泵。这样不但节约了能源,还能有效利用建筑管网的余压,减少给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2中水系统设计
中水是指对水质不算太差的生活废水进行简单的技术处理,主要是作为绿地浇灌、空调冷却水、冲洗厕所、洗车等非饮用水使用。中水系统属于创新型节能建筑的特色系统,在对建筑进行中水设计之前,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合在该建筑建设中水系统。如果要在建筑中设置中水系统,需要额外设置泵房、水池、管道、管井等,前期的投资比较大,而且使用的建筑面积也比较大,如果建筑中的中水需求量比较少或者废水量比较少,就没有必要设置中水系统。
3.3雨水的再生系统设计
现代小区建设中,水资源的消耗也体现在小区环境用水方面,虽然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了人们对小区环境建设的要求,但路面浇洒、道路浇洒、绿地喷洒等过程的水资源消耗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在统筹规划设计小区给排水系统使,充分考虑小区水网体系和绿化体系,科学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合理使用收集的雨水,在不影响小区环境用水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设计人员将雨水排水体系和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结合设计,收集雨水后适量储存于蓄水模块内,利用相关过滤设备对雨水进行过滤、再生,从而得到符合相关水质规定的再生水资源,应用于小区的绿化、冲厕等。同时减少了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的流量,减轻了市政雨水系统的负担,实现对雨水管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渗透节能减排理念,这对于小区建设与城市建设而言,均能够带来更多现实效益。
3.4太阳能供水系统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将先进的技术加以科学化应用下,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作用,通过对太阳能供水系统加以科学化运用下,这对能源的节约有着保障。建筑给排水系统当中通过热管式以及真空管式进行供水,在吸收大量太阳能的时候对排水系统加热,操作上比较方便,热效率也比较高,自动化的效果比较突出。设计给排水系统中设计人员要从温度的要素方面加强重视,有些地区气候寒冷需要采用防冻的相应举措,避免给排水系统被冻坏问题发生,设计给排水系统当中冷水热水压力保障一致,热水以及冷水的控制工作要进行优化,换热器会降低水流动速度,所以要对出水压力的合理性得以有效控制,减少传输当中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结语
总而言之,节能减排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设计人员要从具体问题入手,迎难而上加大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研究和实践推广,总结经验,找到更有效的绿色节能设计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白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352.
[2]李晶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分析[J].居业,2018(10):74+76.
[3]刘苏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99.
[4]毕军鑫.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探讨[J].化工管理,2018(2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