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们实现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需要越来越高。而plc作为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而且PLC技术综合了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操作技术的优势,对电气设备的自动化发展比较有利。所以,PLC技术实现电气的自动化控制,可以促进整个电气装置的一体化操作。PLC技术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对编程控制器的更新要求越来越高,实施PLC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PLC技术在发挥智能化自动化操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的实现了数字化、一体化的更新,PLC技术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之一,确保电力设备的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继电器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电气行业的业内人士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智能化电气工程装置上。在过去,主要应用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即以人工控制机械电气设备。但是,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而PLC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将其应用到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在强化机械控制精确度方面更具优势。机械控制精确度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要想充分发挥PLC技术的应用作用,就必须围绕PLC技术及其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电磁继电器的种类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输入信号(电压、电流)在电磁铁铁芯中产生电磁力,吸引衔铁,从而使触点动作实现断开、闭合或转换控制的一种机电元件。电磁继电器根据输入信号信号不同可分为直流继电器(控制信号为直流)和交流继电器(控制信号为交流)两类。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分别选用。此外根据线圈输入信号还可已分为电压型继电器及电流型继电器。电压型继电器线圈匝数较多,导线较细,阻抗较大;电流型继电器刚好相反,线圈匝数较少、导线较粗,阻抗较小。一般情况下两者不能互换使用,以免损坏器件或导致器件不能正常工作。目前生产主要以电压继电器为主,电流继电器品种较少。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通用继电器:除磁保持继电器以外,一般用途的继电器。灵敏继电器:输入很小的功率(通常不超过100mW)。磁保持继电器:由控制信号激励使其触点触点状态转换,当控制信号撤除后,仍保持激励时的状态,必须施加反向的控制信号方能使其触点恢复原来状态的继电器。延时继电器:有延时或定时功能的继电器。
二、继电器的概念
电气功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对内部元器件的运行模式下达相应指令,保证每一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都可在相关指令的实现下进行逻辑性运转。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内部电流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保证电流输入及输出呈现出一个稳压状态,此时便可进一步降低因电路过载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当然继电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所呈现出的质量参数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是相对于电流内部传输量来讲的,将内部电流控制在一个可以维系系统正常运行的范畴内,进而有效保证在电流作用到系统中时,可以通过电气工程的稳压调节,强化系统应用质量。为此,在选用继电器时,必须针对电气工程系统下电流荷载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取适应的继电器设备,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三、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探讨
3.1自动化低压电器
低压电器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载体。从应用类型来看,直流低压电器以及交流低压电器的应用,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高效率控制,这样在具体实现某一类电流值管控时,低压电器在运行中的电流限制范畴更易于整个低压环境进行精细化控制。
继电器设备在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低电压器的相关信号及指令可以在继电器设备的监控下,完成精准化传输,且继电器内部控制功能的实现下,整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平稳性,数据指令在具体传输过程中,也可通过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精准对接,令整个信号指令传输具有准确性,这样便可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质量。但从目前实际应用形式来看,低电压器设备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呈现出一定的曲线性,例如在高低压转换过程中或者是低压高负荷长时间运行的工况下,低电压器设备自身的参数将随着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设备本体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中,内部元件呈现出一定的消耗属性加大设备的运行损耗率。为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对低电压器的使用频次进行增加,通过不断实践解析出设备的不同工况下运行时所产生的问题,进而对后续设备设计以及研发提供数据支撑,以提高低电压器的应用范畴。
3.2PLC技术在故障排查中的应用
PLC技术在故障排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PLC技术可以实时检查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的运行状态,并自动生成相关数据信息,并向管理人员发送。而管理人员接收到这一数据信息之后,就可以准确地把握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如果某一电气设备出现运行故障,PLC技术还可以通过发送报警信号的方式提示管理人员,使其采取相应的检查与维修措施。其次,PLC技术可以将与机械电子设备运行状态有关的信息向管理人员反馈。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锁定设备的故障位置,完成相应的维修工作。由此可见,在故障排查中,PLC技术的应用,不仅缩短了设备故障的检修时间,还可以加快管理人员对于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检修效率[4]。
3.3触点的瞬态抑制
触点的瞬态抑制根据负载的不同可分为感性负载抑制和容性负载抑制。当触点负载为感性负载时,在触点断开瞬间,负载中存储的能量必须通过触点燃弧来消耗。为了消除和减轻电弧对触点的危害延长触点使用寿命,消除对系统其他电路的影响,通常采用抑制电弧的保护措施。常见措施有:①并联电阻器;②并联二极管和电阻器(在感性负载较小时也可以去掉电阻器);③并联齐纳二极管。当触点负载为容性或灯丝负载时,在触点闭合瞬间,会产生较大的浪涌电流,导致触点烧蚀。常见的措施是在触点的输出端串联不大于10—100Ω的限流电阻来达到抑制冲击电流的目的。触点采用抑制措施后,虽然可提高触点的可靠性。但是由于触点并联了器件,会一定程度影响触点的断、通阻抗比。另外,抑制器件的可靠性要高于电磁继电器本身,否则不但不能提高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反倒带来不利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度发展,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呈现出纵向延伸的态势,在系统电子化、数据化功能的实现下,可进一步强化主系统与分线路之间的对接性,保证各项传输业务的拓展,可按照系统完成定向化操控。继电器装置在电气工程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不同功能实现下,系统所具备的属性基本可通过指令传输,作用到继电器中,实现对电路传输模式的控制,以保证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41+33.
[2]田文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23):99.
[3]毛孝平.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1):197-198.
[4]张淑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43-244.
[5]宋磊.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