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蔡凯
[导读] 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

        蔡凯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心小学 361027
        摘要: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团队的成员负责各自的职务,明确分工,相互沟通,负责接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成员间的信赖度。小组共同学习已成为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教育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小学教学
引言
        众所周知,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索,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主义意识,学生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题
        1.1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缺乏有效章法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思想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忽视合作教学中的一些规则、组织问题的重要性,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讨论的效果,但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关注往往导致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担心学生不能主动地投入合作中,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于是一些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会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使合作学习方法流于形式,甚至会出现与预期的效果背道而驰的情况,不仅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更会导致他们缺乏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
        1.2缺乏充分的准备工作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的考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由于担心教学的时间,教师整节课大部的分时间都在进行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和思考缺少充分时间的现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将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失去对合作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带来不利影响。
2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实践体会
        2.1科学合理分组,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展开数学教学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

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方便,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前后桌的形式或者是左右邻座进行小组学习,这种现象带来不利的效果就是学习好的和学习好的一组,学习差的很容易和学习差的一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参与热情不高。因此,教师要创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好坏学生比例要适中,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形成一帮一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完成后,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教师可以随机出一道练习题,如“老师这里有一些人民币,你们每个小组分别来认识人民币,我们一起看看哪一个小组认识的又快又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大大提升,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人快速认识完1元钱,有的快速认识完10元钱,有的人快速认识完20元钱等,通过小组的相互配合,各个小组非常快速地认识完所有的人民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
        2.2协调学习过程的标准化
        课堂气氛为学习小组提供支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沟通能力、性别、学习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小组成员(主要是小组长、负责人、注册者等)之间确保明确的分工,建立组织性的轮换秩序。为了开发适合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团体合作的课程,有必要认真讨论团体联合训练,保证目标的明确化。教师将数学教学过程和合作学习一一结合,从总结学生合作情况开始,做好新课的准备。接着,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在低年级,新的教学法会使学生更加活跃,在给低年级学生运用新的教学法时,教师要耐心,慢慢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正因为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开展合作学习的构想,这种方法多用于教学的开始和新教学的开始,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集体学习和传统教学的方法。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限于受教育程度和不同,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不活跃的学生,为积极性低的学生提供明确的支援。
        2.3积极的合作环境
        为了起到合作的作用,教师必须创造学习环境,其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营造和谐、欢乐、友好、积极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在集体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打开,不同层次的思考会相互冲突,产生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冲突会使燃烧创造的激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深入学习数学。不仅如此,还要改善小组合作的思考方式。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小学生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对集体学习的理解,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教育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通过相互沟通、交换意见,培养学生消除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设定的目标必须要容易分解,以确保团队成员的参加,在明确任务后,学生可以减少弯路,避免盲目学习,取得效果,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冯云峰.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