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江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桥墩承台,为了更好探究其施工技术,本文以某工程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桥梁承台,然后着重探究了承台建设方案,其中包括基坑开挖与围护、承台侧模板方案以及承台施工针对性技术措施(包含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布置、温度监控以及混凝土施工),以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承台施工方案;温度监控;桥墩承台;混凝土施工
引言:对于桥梁工程建设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与承台建设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保证浇筑施工质量,有助于促使承台工程更加安全,增加工程的使用年限。故而在实际施工中,要充分结合有关的技术标准,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与合理,以便能够提升桥梁工程质量。
1.工程概述
该工程北起闵塔路,南至叶新公路,全长大概达到4.46千米,红线宽度设为40米;新建设一座圆泄泾大桥,新建多座小桥梁,例如南横径桥、若谷沼桥、中心河桥、曹家浜一号河桥;沿线敷设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同步完成一系列附属工程,如人行道以及绿化等。表1所示为新建圆泄泾大桥概况。主桥跨径组合55m+220m +55m。主桥结构由拱肋、吊杆、系梁、桥面纵横梁、主墩拱座与承台、边墩、基础和附属构造组成。圆泄泾大桥两岸引桥各360m,跨径布置均为12×30m。引桥采用梁高1.6m的简支多跨结构桥面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梁长根据桥墩盖梁(桥台)及弯道内短外长的形式布置,结构长度28.416~29.725m,每跨布置6片小箱梁。对于引桥桥墩而言,实施桩柱式桥墩,盖梁为倒T式盖梁,盖梁全宽3m,中心高度为3.4m,设有2根立柱,立柱采用带圆倒角的方形立柱,截面大小为150cm×200cm。承台采用矩形承台,尺寸为880cm×790cm×250cm,对于承台桩基而言,选择灌注桩,每针对一个承台设16根。关于桥面的铺装,选用两种混凝土,也就是钢筋以及沥青混凝土,层与层之间设计相应的防水层,其厚度为一毫米,搭板的长度达到八米。而对于小箱梁支座,则选择板式橡胶支座。工程沿线共涉及夏圩河桥、南横泾桥、若谷沼桥、中心河桥和曹家浜一号河桥5座桥梁。
表1 新建圆泄泾大桥概况表
.png)
2.承台概况
表2为承台、桥台主要参数。
.png)
3.承台施工方案
3.1基坑开挖和围护方案
3.1.1圆泄泾大桥主桥中墩基坑开挖
中墩承台埋深约为5.0~6.0m,因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且靠近圆泄泾,地下水位较高,对于基坑的围护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基坑的保护,降低在基坑开挖时的风险,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拟采取SMW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φ650mm三轴搅拌桩,内插型钢HM500x300x11x18mm,坑底高压旋喷桩加固,高度方向设一道圈梁和支撑。搅拌桩施工设备拟选用ZKD65-3型三轴搅拌桩机2台,旋喷桩施工设备拟选用XP-30型高压旋喷钻机2台。施工顺序:(1)整平场地,施工围护结构及桩基;(2)于标高2.50m处掏槽浇筑第一道钢筋砼围檩和支撑,在砼强度满足设置要求之后,才能向下开挖;(3)挖到基坑设置的标准高度,对垫层进行浇筑施工;(4)针对承台混凝土强度而言,在其达到百分之一百之后,才能对首道钢筋砼进行拆除;(5)对剩下的结构进行浇筑,最后覆土完成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坑围护开展监测,这主要包含对垂直以及水平位移的监测;而对于环境保护体系来讲,也需要监测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水位以及管线沉降等。
3.1.2圆泄泾大桥主桥边墩基坑开挖
边墩承台埋深约为4.0m,采用9m长[32槽钢围护,其入土深度与露出高度比≥1,顶部支撑采用双拼[32槽钢。
3.1.3圆泄泾大桥引桥承台、桥台及五座中小桥梁桥台基坑开挖
引桥承台、桥台及五座中小桥梁桥台开挖深度均小于3m,实施放坡大开挖施工。首先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开挖,在和标高间的距离为0.3m时,采用人工方式,直到设置标高。而对于基坑排水来讲,则基于基坑底部的位置,设计排水沟以及集水坑,以确保基坑内干燥。
3.2承台侧模板方案
侧模板选择胶合板,采用2"×4"方木为竖楞,双拼φ48×3.5mm钢管为横楞。通过集中的方式对钢筋进行加工,运至承台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开展绑扎。选用商品砼,采取滑槽的手段入模,以分段分层的形式开展浇筑作业,同时通过对振捣器的使用来捣实。在结束浇筑作业之后,第一时间将混凝土的养护落实到位。
针对于所设置的强度,在混凝土强度为其70%时,才能开展回填土施工,而且要确保对称回填,基坑围护结构随填筑高度自下往上进行拆除。在正式填土之前,要做好对积水与杂物的清除工作,这样才能填筑夯实,需要注意的是,填筑厚度需要低于0.3米。
3.3承台施工针对性技术措施
圆泄泾大桥主桥中墩单个承台砼方量达4640m3,系大体积砼施工。因为水泥会释放很多的水化热,所以会产生相对大的温差,在温差偏大的情况下,就极容易导致混凝土形成裂缝。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及开展,应重点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材料供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温控等方面工艺;采取相应“内降外保”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采取人工导热法,也就是事先设计冷却水管,通过冷却水的循环,以降低内部温度。
3.3.1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布置
承台内部冷却管分为3层进行布置,横向水平间距1.4m,纵向层间间距1.4m。冷却管管径32mm,壁厚3.5mm,选用满足以下条件的黑铁管,也就是热导性能理想、有着较好的强度,预计利用冷却管2136m。每层冷却管布置后,需要在正式浇注之前,有效开展闭水试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漏水的现象。当砼浇筑到标高时,要第一时间连续通水,连续通水时间为两个星期,不得中断,为获取可观的冷却效果,应当适当提高进出水口数目。在实际通水中,要最大程度防止发生较大的温度梯度,而对于冷却速度而言,通常一日温度应当降低2摄氏度。在用完水管之后,应借助压浆机的作用来开展相应的灌浆封孔,同时应当截除伸出的部分,拆除管道后的孔洞可用较干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
3.3.2大体积承台温度监控
施工时,对于承台温度的改变状况,需要第一时间得到了解,注重对温差波动的观察,以便能够更好开展混凝土养护作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承台砼浇筑时,在每层砼内埋设测温元件测量砼内部温度,并进行全过程的温度监控。测点布置与温控原则。布置原则为: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可以充分体现其温度场,也能有效显示其温度改变规律;对于梯度大的部位要布置密一点,反之亦然,则要布置稀一点。温控原则为:对于入模温度来讲,应当不超过32摄氏度;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或者最高温度梯度小于等于16摄氏度每米;针对平均降温速率而言,应当不超过2.5摄氏度每天;在温差大于23摄氏度的情况下,应当属于系统报警值,要第一时间对表面厚度进行调整。
3.3.3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
对于主桥中墩承台施工而言,需要对多个方面的工艺加以控制,例如配合比的设置、混凝土浇筑以及混凝土养护等,确保主桥中墩承台施工顺利进行。(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施科学合理的举措来减小水胶比;当胶凝总量不发生变动时,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借助粉煤灰以及矿渣粉,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积极发挥外加剂的改性功能,并有效融入品质效应,提高混凝土结构,完善其多项性能,例如力学以及耐久性能。
(2)混凝土浇筑。中墩承台最厚处5.0m,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由于浇筑高度均大于2m,为防止混凝土离析,要求所有承台都必须用串筒送料到浇筑面。正式浇筑前,应举行浇捣协调会议,对供料准备、运输车的维修保养、混凝土质控等有关方面,开展集中的协调。正式进行浇捣作业之前,需要和气象站保持紧密的联系,准备超过三日的气象预报,基于计划的浇捣时间,如果存在大雨或者中雨,则不能进行浇捣施工。另一方面,需要备好充足的防雨设施,例如较为常用的油布,以便能够更好遮盖混凝土。因为浇筑面积相对大,所以应当结合浇筑顺序,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向有关的内容开展控制,例如初凝时间以及坍落度等,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需要加以把握配合比,最大程度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充分把控每一层的浇筑厚度,通常厚度应当为0.4米。在结束浇筑作业之后,对于出现的裸露面,需要第一时间修整以及抹平,在定浆之后再二次抹平并压光。当结束浇捣作业时,应当通过对刮尺的使用来刮平,接着对泌水进行清除。
(3)混凝土养护。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在结束浇筑作业之后,要第一时间开展养护,并由专人来完成,确保砼有着一定的湿润性,防止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缝。砼外表面应全部覆盖簿膜进行蓄热养护,促使砼保持湿润,同时利用土工布保温。整个承台养护计划在10~14d左右。
结论:总而言之,伴随经济不断的增长,使得交通运输网络持续健全,特别是桥梁工程施工,除了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增长,故而对于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桥梁建设来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不但与工程的可靠性有关,也和其承载能力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韩磊.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6):122+124.
[2]范燕波.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90-91.
[3]赵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0):108-109.
[4]张同庆.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