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的相关问题研究 黄超荣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超荣
[导读] 摘要: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电力系统中增加对先进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自动控制配电技术以及相关能源方面的分配,从而能够为社会生活提供优质的电源,以此实现社会电力系统方面的顺利发展。
        广东吉电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525100
        摘要: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电力系统中增加对先进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自动控制配电技术以及相关能源方面的分配,从而能够为社会生活提供优质的电源,以此实现社会电力系统方面的顺利发展。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更加专业合理的管理,还能够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和创新,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技术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电力系统在时代的发展和转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相关问题研究
        配电网处在电力系统中的末端位置,和电力系统中的其他位置比起来需要的电压等级较低,配电网和人们生活中的用电有着直接关系,社会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中电网的设备数量也逐渐增多,设备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线路错综复杂。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配电网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主要结合了信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当代的电子技术,通过将这些技术有效综合性的运用,可以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自主的建材以及控制,有效地降低了运行风险,提升了电网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1配电自动化概念
        配网自动化可以凭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加持,实现在线实时监管,实时收集配电网运行数据,掌握电网结构参数并构建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立智能的网络运行监管系统,对配网实现24小时全程监管,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通过管理、监测、保护提升配网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在配网发生故障后,执行配电网管理与监测工作。
        2配电网的自动化设计原则
        2.1全面性的原则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设置中,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技术知识。技术人员需要对多种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对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减少在电网自动化建设中使用技术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逐步地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动化中各个功能的全面性,还能降低设计的难度。在进行自动化技术运用之前,应该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建设的目标。
        2.2控制性的原则
        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质量。在对自动化技术的选择时,以满足目标当成基本的条件,结合操作性与合理性强的技术形式,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建设难度,还能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在以往的技术方法中,大多数都会使用重合的断路器,这样的方法对配电设备的各项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一些电力设备还有延时方面的功能,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应用的时间很少,对故障分析的时间少于合闸的时间,影响供电的连续性,把握控制性的原则,对电流进行更好的控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的相关问题
        3.1配电相关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
        根据现代社会电力系统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电力系统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加大完善和创新的力度,没有对先进电力系统的配网技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虽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电力的发展进行政策或资金上的支持,但是没有实质性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有效问题。


        3.2缺少有效保护
        从配网工程中发现,总体线路故障率高、变电站停电频率高、停电影响面积大等问题,与线路缺少有效保护有直接关系,一个小故障将会直接导致变电站跳闸,从而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停电事故出现后对后期线路抢修也将带来极大的挑战,鉴于频繁停电对电网设备及用户设备冲击大,会为用电用户带来不便的不便。
        4优化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对策
        4.1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和优化
        社会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发展,需要保证电力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正常使用,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需要加强对配网方面的管理和发展,采用加速建设理念,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国内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2加强对配网故障检测
        在我国配网自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用无线、有线通讯技术,完成配网故障监测,实时上报配网出现的故障,控制故障影响范围,控制故障发生地点,缩小故障发生的区间,从而将故障影响面降至最低。比如,以SCADA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例,控制中心使用SCADA进行信息交流,并在现有资源利用率原则下,有效的提升系统集中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为提升配网故障检查力度,主干线装带有来电合闸、掉电分闸、闭锁分闸等功能的环网智能开关、分界开关装置安置在分支线路或末端线路上。
        4.3加强对配电网智能化改造
        配电网智能化改造需要制定完整的智能配电网建设方案、根据配电网的具体场景,利用智能网络设备、而且整个分销网络也会完全更新。在现阶段,这是一项巨大的投资,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成本的项目。各电网公司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进行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因此,目前,各电网公司推进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可行途径是:加快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并借鉴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全面建设做准备。
        4.4加强对电力系统内部设备的更换和维护
        电力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旧设备,需要根据使用年限增加定期维护的次数,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方面的消耗,因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甚至进行更换,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环节的稳定运行是发展的重点。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版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提高供电质量,了解当前供电项目中的供电故障,还要考虑停电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传输稳定性,供电系统必须科学监管,利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进行自动监控是大多数供电企业常用的方法,可以实时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借助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根据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借助系统分析数据,完成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借助自动线路监测设备,我们可以充分了解供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分段供电,降低停电概率。因此,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积极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能够高度集成各种现代技术,适应不断变化的供电监管需求。为解决配电网的安全问题,电力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为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提供稳定的空间和完整的运行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2]金智勇.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8):195.
        [3]温江胜.初探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1):183-184.
        [4]魏荣森.探讨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通信,2020(10):104.
        [5]叶剑.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99-100.
        [6]卢勇,余静.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9(026)010: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