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睿 呼世平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小学 邮编:717208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审美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教育部分,这就需要引起美术教师的重视,不仅会按照课本要求进行教学,而且会利用多种教学资料培养审美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创造力、个人形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那么学生的美术教师,应格外重视小学生审美能力的 培养,应积极开展正确的又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美术老师设置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
在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一方面强调培养每位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围绕艺术进行交流,据此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多方面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往课堂内增加更多的美术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赏析更多的艺术作品,还需要构建生活化情境,令学生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从生活中品味艺术,这会逐步地增强审美能力。
1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1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审美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展现教材内容,令每位学生近距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认识艺术的美感,从而渐渐地提升审美能力。
1.2 会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在课堂中展示多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不仅具有多彩、美丽的外形,而且具有内在的精神内涵,这会有利于陶冶学 生的情操,充实精神世界。
2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模式都有巨大的提高,可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养成计划中,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的问题。第一是教师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教师如果没有好的审美能力,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审美能力也会有很大的问题。第二就是美术教育模式的单调,美术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没有去思考、想象、创造的时间,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审美能力有很大的限制。这种教育方式让原本活跃轻松的美术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画画带来的成就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失去了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触的机会。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够完善,情感不够丰富,就会导致审美能力的缺失。所以我们从教师自身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找到突破口,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全面型人才。
3 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
3.1 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
每一个学生经历的事情和接触的事物都是不同的,这就造就了学生的不同性格、情感,而美术的创作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耐心、责任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术的创作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画中看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判断学生是否出现心里活着生活上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 题。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心情也起到一定的影响,愉悦的心情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
3.2 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帮助
审美在小学阶段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培养过程,而且想要培养好审美能力,那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不可少。它们两个是密不可分的,缺少任何一个就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就比如现代社会,给房子的主人设计房子的风格,只有合理的审美能力,能创作出房主人满意的图纸。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不高,有很强的可塑性,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比较容易。教师多给学生一些自己创作的时间,并且鼓励续学生大胆的想象,逐步的通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 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1 教师注重美术审美知识的引导
审美是对一些事物的总体感觉,特别是一些基础的知识理论,错综而复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的方式,把一些难懂的理论知识用生活中的事情描述出来,让学生能够与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由于学生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这些知识也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范围里培养其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建立起来后,才能去发现美、体验美,才能培养出一定水平的审美能力。
4.2 结合室外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学习过课本上的美术知识后,学生的创作灵感主要还是来自周边的生活景物,所以美术老师要主动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适当将美术教学从教室内搬到教室外,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观察景物,并从教室外的景物中获得灵感,比如说美术老师可以不定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写 生活动,让学生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获得创作的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例如学生在学习《鸟语花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来体验鸟语花香,利用生活经验对鸟语花香进行回忆,让学生在进行模仿创作时,心中能够对整体事物有明朗清晰的审美认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感知,同时也提高审美感知的 能力。
5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育在小学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涯中,占有比较多又重要的比例,部分父母与老师都应重视学生的小学美术教育,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全面的成长发展。美术老师应该从每天对学生美术教育课的学习中,积极总结自己教学方法优良弊端,从而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地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晓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0(31):23-24.
[2]林进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0(35):70-71.
[3]赵寿银,韦祖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天下(综合),2019:0248-0248.
[4]常霜.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7.
[5]胡影. 融入艺术 陶冶情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8, 000(024):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