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钟章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森林面积在不断地缩小,这就促使现代人们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蒙山县朝阳林业咨询服务中心  广西蒙山县  546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森林面积在不断地缩小,这就促使现代人们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森林作为自然生态的核心关键,不仅起到净化空气以及防沙固沙等作用,还具有防范自然灾害的效果。这就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应有针对性地提高造林技术,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林业规划;设计要点;造林技术;
        引言
        我国疆土辐射面积较广,多种自然环境交错结合,部分地区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加之在城市发展、现代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出现局部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情况。在此背景下,急需加强林区造林规划设计及营林生产管理。营林生产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做好造林规划及设计,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提升造林生产效率,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1林业规划的设计要点
        想要更好地发展林业,就必须要做好林业的规划设计,保证种苗的成活率,从而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在造林之前,需要提前做好造林规划,对造林的数量以及范围进行细致的分析,合理的选择造林位置。这就需要在进行造林时,能够结合林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选择造林位置。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种植不同的种苗。例如在裸露山地处,种植耐旱能力强的苗木;在背阴处,种植喜阴的苗木;在阳光充足处,种植喜阳的植物。通过这样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苗木的种植,不仅能够保证苗木的存活率,还可以很好地改善自然环境。其次,在选择种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以及土壤情况等,保证种苗的存活率。通常情况下最好是选择本土种苗,因为本土种苗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往往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存活率方面有保证,可以开展大面积种植。但是,也并不是不可以种植外来苗木,在引进外来苗木时,要慎重考虑,避免出现物种危机。
        2林业规划的设计原则
        ①在绘制造林规划图纸的过程中,要坚持简便性原则。对于造林工程的施工者来说,简单易懂的图纸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其正确、快速地完成造林工作。林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造林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是设计者要尽量将有效的信息简单明了地呈现在设计图纸上。设计者所设计出的图纸要简洁、明确,切忌复杂难懂,要让别人能快速、准确看懂图纸的设计意图。②在展示规划设计时,要坚持直观性原则。设计师在完成图纸设计后,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内容演示出来,造林工作者通过观看多方位立体的演示效果,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造林状态。③在造林设计完成,造林工作开始之前,要坚持沟通性原则。造林工程非常复杂,要想高质量完成造林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3造林技术
        3.1注重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仅仅通过药物防治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会污染环境,甚至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不仅要适当采用化学防治,还可以使用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例如根据林区的害虫类型,可以引进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沼液进行病虫防治,沼液作为一种非化学物质,将其进行过滤后,对苗木进行喷洒,能够起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会造成过度污染,还能够避免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某林场通过应用该方法防治病虫害,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问题,极大地避免了植物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但是,在喷施沼液防治病虫害时,要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避免雨天喷施,一旦出现降水问题,会对沼液的作用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3.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也可用于植树造林,即在合适的土壤中有完整的根系。具有一定的抗逆性,种子生长状态相对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林区对环境的要求较低,移栽时根系遭到破坏或缺水,成活率低。因此,该技术方法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一般情况下,以播种造林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3.3分殖造林技术
        这种造林方式是将树木的根、枝干、部等作为造林工作的重要材料,实施造林工作。这种造林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育苗时间及费用投入,操作简单,投入相对较少,具有很高的成活率,幼林生长初期阶段生长速度较快,可以快速成林。实际应用过程中,具体方法包括两种:①插干造林法。选择杨树及柳树干材在造林地中直接埋入,促进其生成不定根,形成林分。通常造林过程中选择的干材为2~4年生,直径以3cm为宜,设置长度0.3~3.5m。长度不足1m,称之为低插法,1~3m长度的称之为高插法。运用前者进行造林时,应当深埋土,少露干材并踏实。后者需要保持一致粗细和高矮,开挖大坑、踩实等。②埋干造林法。选择粗2~3cm、长1~2m的柳树或杨树干材,在土壤中平埋进行造林,通过犁开沟,深度控制在20cm,合垄踩实。
        3.4播种造林技术
        在我国的传统造林技术中,播种造林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在大面积的造林项目中一般会采用播种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法就是将幼苗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中造林,主要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进行资源建设,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工序较为简化、操作较为便捷,并且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低,在人力成本、技术成本以及投资成本等方面的支出可以起到优化作用。但在播种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及树种特点。这种造林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同时还要严格进行后期养护管理。
        3.5插条造林技术
        插条造林技术指的是选取合理的树木进行栽种,此项技术对于树木的枝条具有特殊的要求,即树木枝条一定要符合1~2年树龄的硬性标准。同时在剪去多余的树枝分叉后,在春季解冻期后或者秋季冻结期之前插入土壤之中。通常情况下,苗木枝条需要在土地上保留2~3cm的高度,同时保障枝条能够吸收到本身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另外,林场工作人员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并进行塑料膜覆盖,由此保障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提升苗木的存活率
        3.6合理进行人工组培
        想要使苗木更好地满足林业规划设计要求,增强对本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需要工作人员在培育苗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植物的孽生原理开展培育工作。也就是选取苗木富养含量高的部分,通过人为干预措施,使苗木的分殖繁衍能力大幅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评估苗木的生长健康情况,还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使苗木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过去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较差。随着近些年来人们越发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也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基本国策,林业建设的工作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能够提高林业建设的成果,就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设计,尤其是要充分考虑林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苗木,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使用具有针对性的造林技术,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林木的健康成长,从而切实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武明.基于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实践分析[J].新农业,2021(06):63-64.
        [2]潘森.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山西农经,2021(05):100-101.
        [3]朱建军.林业造林的意义及技术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04):91-92.
        [4]汪东梅.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研究[J].农家参谋,2020(03):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