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32719890713XXXX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正在进行积极的完善与发展,这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还可以为工程节约大量的资源,进而实现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升。同时文明施工理念当前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从节能以及文明施工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加强意义重大。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导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成为了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施工技术,建筑的施工要考虑到自然生态条件、社会条件与科技水平等等情况,来确保人们的安全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1.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1以文明施工为基本理念
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影响我国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中需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以及文明施工理念来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以及施工管理制度[1]。这种文明施工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避免传统施工过程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同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施工当中遵守施工安全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文明施工要求,牢牢按照相应制度规定的内容开展施工工作。同时还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并强化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控制和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也是以文明施工为基本理念的住宅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在施工当中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就需要对其施工现场以及施工技术和人员等进行全面的控制,加强其各个项目以及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功能。文明施工不仅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对社会以及生态环境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营造文明、安全、整洁、和谐、高效的施工现场工作环境。避免或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破坏,以实现工程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2注重建筑工程的节能性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内外环境舒适度要求不断提升,需要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的降低能耗,坚持环保节能的理念,通过投入最小的资源和代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住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节能性的两个重要特点,其一节能住宅在施工设计环节要以节能为主要设计目标,同时还要把节能住宅的节能效果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节能的施工标准。其二会采用较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其在施工层面上和普通工程的施工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一定要把节能住宅的施工特点融人在内,科学的设计施工管理环节,最终实现节能住宅的节能效果。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为了满足节能环保的目标,就要满足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节能型以及适应性等要求,所以做好节能建筑施工规划设计至关重要。
2 我国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住宅是直接影响千家万户家庭生活的建筑,住宅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干家万户的利益,建设部在(建监[1998」88号文)(关于开展全国住宅工程质量检查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所有在建及竣工住宅工程进行检查,以促进企业及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住宅建设的发展着力于保障空气洁净度、污水回收资源化、垃圾无害销纳、噪声衰减、建筑节能、环境绿化等。我们努力实现的不仅是每个家庭有一套住房的目标,还要使之置于一个健康的、宜于生存的绿色生态居住空间中。
3 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技术要求
3.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技术要点
3.1.1 梁箍筋的下料问题,高度可减小 20 ~30mm(一向框架梁端需要),这样可避免出现因一向框架梁面筋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时,面筋将因该向框架梁梁端箍筋按原尺寸下料而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同时,也能消除对粱骨架受力不良的现象;
3.1.2 在设计时就要明确保护层厚度以哪一向为主,同时,由于增大保护层厚度,会使截面有效高度变小,也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而构件表面也易开裂。所以,为了防止表面开裂,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40mm 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3.2 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现浇框架易出现使根部混凝土漏浆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露筋”和“孔洞”的问题出现,即为“夹渣烂根”现象。为了保证质量,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如在框架柱接头外进行,即注意浇筑时在顶部洒一层 1:0.4 的水泥砂浆,并浇平框面,且上次浇筑后加相同规格的方框,从板面开始继续上浇前支横模,并铺厚为 25~30mm,1:2 水泥砂浆,在其上浇混凝土,就可有效避免夹渣或烂根的质量问题,且保证框架柱自然密实。不过,对混凝土框架柱的浇筑施工,要重视克服配料计量、拌和时间短、运距长、摇晃离析等现象,且要严格遵守现行的施工规范,更要注意不允许二次加水重拌及漏浆等现象。同时,要及时养护,这是提高强度的关键环节。只要有健全的施工操作标准,认真落实检验认证,按规范施工,就能提高工程抗震能力,且框架工程质量也将得到有力的保证。
3.3 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技术要点
常用的方法是在全部安装完梁板模板(含侧模板)后,再进行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的安装。该施工程序会引发箍筋间距无法保证或节点箍筋少放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
3.3.1 现场焊接柱节点区箍筋,于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这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放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且绑扎,同时,要注意附加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部约 50mm,以防止附加纵向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应用此法的优点是,可有效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但要强调一点,如在结构较复杂的情况时,该方法的应用会较难,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
3.3.2 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可用细钢筋)。
4住宅建筑施工后的维护与管理
在完成一项住宅建筑工程后,并不是做完了就是完成了,还需要进一步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每完成一个部分,管理人员切记要按照相关行业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没想工程进行验收,保证质量是完全合格的。与此同时,对应的管理人员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工程的设计的核查,还要认真核查施工现场的签证,在核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项目要及时进行补救。不要因为麻烦、资金以及工期等就放弃补救,因为那样不仅会造成工程的质量降低,还会对住户的人生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总的来说,就是相关人员要按照工程从开始到进行过程到结束的三个大的方面对工程进行了系统的控制,不放过任何一个点、一个角落,做到施一点不落下、万无一失,确保一个完整的、质量达标的住宅施工工程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给住户一个交代,一个安心。同时,良好的后期管理也是住宅建筑工程发展的保证。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住宅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特别是住宅工程技术和质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在民用建筑施工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简要探讨一下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和质量控制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开.住宅施工质量管理探究[J].今日科苑,2010,(12). [2]吴亚锋,康战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08,(34).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案例精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06
[4]高层住宅施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