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541004
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混合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固化成型后的高承载能力,在建筑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等材料混合均匀而成的脆性建筑材料,材料获得比较方便,所以很快发展成为当今土木工程和建筑行业中普遍使用的人工建筑材料,适用范围广。然而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缝,不仅对土木工程施工的感官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楼板存在漏水和隔音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中楼板的使用安全和质量,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本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
1现状问题的常见原因分析
1.1设计因素
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建筑与结构作为设计的主体专业,具有十分繁琐的设计内容和较高的设计要求,不仅要保持应有的结构强度和满足计划功能内的使用强度,还要考虑其临时性、超负荷与极端情况下的使用特点,因此在设计建筑楼板时,要对建筑荷载要求、穿线管井设置和隔音承重墙衔接位置等进行详细的设计。为了满足设计周期的要求,提高设计效率,往往对楼板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一带而过,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不稳定、施工经验不能延续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建筑楼板混凝土开裂。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系统性方面来说,存在较多设计不足的现象,加上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容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特别是建筑楼板混凝土施工后产生裂缝。
1.2材料因素
由于混凝土已成为我国常用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应用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材料优势,因此我国的混凝土技术与世界接轨,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混凝土加工标准和制度体系。在最大限度利用项目周边既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骨料成分、粒径水平和水泥成分比例划定了不同的标号,以便于建筑基础垫层、梁柱、墙体和楼板不同区域的使用,还包括较多适用于海水、水下、耐候等特殊专业功能的混凝土。不同的材料结构和比例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能,从建筑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得到,很多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所导致,例如骨料含泥量较高、含水率过大、水泥失效过期和配比不适用等,从而造成楼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力集中、温度释放不均匀、材料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等,进而形成混凝土裂缝。
1.3施工因素
在楼板浇筑施工环节中对施工流程和质量进行重点控制对于限制楼板裂缝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楼板立柱和圈梁钢筋连接到楼板模板搭设、固定,到楼板模板检查验收和湿润养护后完成楼板钢筋的绑扎、固定和验收,然后组织混凝土泵车打灰、振捣,并做好标高、水平的控制,均对模板的严密性、整体性和混凝土材料施工时间节点的控制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模板、绑筋和浇筑三大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与独立验收也对楼板浇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绑筋环节完成后,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进行钢筋定位和位移量的检测和保护,在浇筑过程中对钢筋固定进行保护等。
1.4养护不到位
在完成上述楼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后,很多施工单位容易忽视养护环节的工作。在进行下一步施工之前,要确保混凝土楼板达到一定的强度,不仅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还要将楼板工程的养护工作列为楼板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露天施工作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因此针对不同的季节、气候和湿度水平,还应制定对应的养护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若对冬季施工、雨季施工的混凝土养护方案、覆盖、洒水和保温等措施执行不到位,就会使混凝土楼板形成各种类型的裂缝,常见的有:受到楼板与框架墙体的强度差异而形成结构裂缝;受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厚度控制影响而形成构造裂缝;受到温度控制差异而形成温度应力裂缝等。
2楼板裂缝的预防措施
2.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材料的比例处于合理区间,在搭配混凝土时还需要控制外界环境温度因素,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控制搅拌温度则应用冷水对原材料进行处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调配也要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保证混凝土中的材料配比正常。选择施工材料时则需要注意砂石材料的选择,确保砂石材料的级配性能良好,进而达到提升混凝土强度系数与密度的效果,避免楼板之间出现裂缝。当前,各类工程施工中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而此类混凝土的质量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施工方在采购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检验混凝土各项参数,重点验证混凝土的坍塌度系数,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则坚决退回,从根本上避免施工中出现的裂缝现象。
2.2对进场材料进行全面检查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各类材料均密切相关,在查验各类进场材料时需要验证材料的质检合格资料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且材料检测行为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在施工环境中需要树立保护材料质量的意识,例如水泥和钢筋应保存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钢筋水泥因受潮发生硬化、锈蚀等现象。
2.3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
在振捣混凝土前需要完成交底工作,避免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过震、漏震等现象,在混凝土初凝环节中完成二次收面处理,排除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并降低水分蒸发因素的影响,进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混凝土表面干裂。在振捣过程中,需要针对楼板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设备,对应用于现浇楼板的混凝土通常采用混凝土平板振动机振捣,对应用于地下室环境的楼板则通常使用混凝土磨光机。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制订有效的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后的浇灌密度达到土木工程施工的要求。
2.4建立高质量的养护体系
对完成浇筑的混凝土施行养护措施,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条件,从而达到抑制水分蒸发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包含的水分是满足标准的,若不能很好地控制外界温度因素,意味着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水分蒸发现象,不仅导致混凝土内含水量低于最低标准,同时会导致应有的水化反应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材质的下降。因此在混凝土管理体系中对养护工作提出较高要求,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则立即开展养护,抓住最佳时机并实现混凝土的高质量养护。
2.5控制拆模环节
工人操作水平与拆模效果关系密切,在执行拆模时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监督,保证按既定的拆模顺序进行拆模。在拆模中还需要管理施工的水平和质量,严格把握拆模的时机并达到拆模的最佳效果。
结束语
减少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出现,需要从设计到施工、从采用科学监测方法到通过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多环节全方位出击,方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出现的频率、减少伤害。
参考文献:
[1]郭林昌.刍议引起房屋裂缝成因及处理裂缝的施工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3):44,54.
[2]谢思泉.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41,90.
[3]黄喜.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35.
[4]冉宇.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