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邹滨生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效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的工具,

        邹滨生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中心小学   354211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效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合理的使用数学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达到提高数学能力,掌握数学学习技巧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让学生逐渐深化学习思维导图,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逻辑思维延伸。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这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常见的思维导图通常是由一个关键的概念为核心向外根据不同的逻辑规律进行延伸和拓展,这一模式与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十分相像,正因如此思维导图才能够成为目前教学中比传统记笔记方式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思维导图中鲜艳的颜色划分和明确的逻辑关系标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间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刻的了解思维导图作用和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思维导图给学生带来的便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维的多边形,不要忽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1.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强大优越
        思维导图在数学学习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1直观简洁,集中思想。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是简单明了的,它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重点用图形展示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在,方便学生灵活运用。与传统书面笔记记录形式不同,思维导图除了常见的文字记录以外还会融入一些图形或线段元素,书面笔记看似工整,但重点难点并不够突出,很多时候无法鲜明地表现出课程内容的中心究竟是什么。思维导图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在鲜明的差异颜色标注下,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更为突出,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简洁地找到每一堂课程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不仅如此,一套完整的思维导图还能直观地体现出整套知识体系,这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数学知识体系的搭建是整个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可以在脑中快速建立知识体系,梳理清晰知识点间是如何推导演化得出的,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1.2逻辑清晰,发散思维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测量、应用公式,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生在自己描绘的思维导图中,能够系统的体现出所学的知识并做出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思维导图,也可以快速发现学生自身的知识盲区,便于学生及时修正和补充。学生在绘画不同的思维导图时,能够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绘画,能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教师通过思维导图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能够进行个性化教学。


1.3总结性强,方便记忆。
        之所以思维导图会受到无数师生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它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方便理解记忆。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点分步广泛,很难形成系统的归纳,小学阶段学生年级小,没有自主学习意识,思维导图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能够极大程度的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深化记忆数学知识。
2.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比较其他数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大优越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利用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还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让学生感受到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快乐。
2.1参考借鉴,学习性复刻。
        小学阶段思维导图教学,学生多数都是模仿教师的绘画,因此,教师应该多向学生展示优秀模板,在学生对思维导图形成固化模式之前,让学生多去接触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品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避免学生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借鉴他人作品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教学初期,学生的作品多数都是拼凑出来的,存在很多纰漏以及大量的模仿,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让学生更有信息的创作思维导图。
2.2自拟导图,发散性思维。
        万事开头难,创作思维导图也是这样,开始都是困难的。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创作自己的思维导图期间,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创作思维导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个数学作业,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降低学习难度。
2.3作品互换,课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生交换思维导图,发现自己的错误、修正错误、弥补不足之处。学生通过这种交换方式,能够不断的学习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及时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交换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互帮互助。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于引导地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积极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方式,通过其鲜明有序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教师能够更为直观的呈现知识框架结构,并利用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思维导图这一课题研究,能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课堂,思辨创造的课堂,快乐而又终身受益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安雅琼.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9):10-12.?
[2]詹李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21(19):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