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晶
大庆油田八厂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选取人数为80例。为了深入了解传统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排序,将单数分为参照组(n=40),双数分为研究组(n=40),使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给予研究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详细地观察,并将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将上诉数据对比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疼痛评分和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前者的优势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3/40)比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12/40)},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效果一般,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手术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可在今后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
引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方法,由于患者对该手术的了解有限,术前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效果,预后较差[1]。因此,对此类患者加强护理服务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比的模式进行讨论,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80例此类患者后,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患者均分至2组,两组人数相同,年龄区间在22岁69岁之间包含这两个年龄段,平均40岁,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前指导患者6h禁食,3h禁水,选择普通糖溶液(5%浓度)800ml在术前一晚指导患者饮用,并于术前3h,再指导患者饮用。(2)术中,护理人员要合理地控制患者的输液量,输液前需要对补充液进行加温至37摄氏度,同时还要控制好病房的温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3)术后护理。由于术后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采用持续硬外镇痛的方法,镇痛时间为12h至48h,若患者麻醉后清醒,为了促进唾液分泌,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以此促进肠胃蠕动,手术完成后6h,选择清流质食物让患者食用,1d后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手术各项为本次研究的计量数据,而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并发症发生率则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需采用计算机中的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前者数据检验时使用标准差(±)完成,后者数据检验时使用%(百分比)完成,其中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研究组护理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本组患的疼痛评分和血糖水平优于参照组,以上数据比较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这一护理模式是由丹麦专家提出,主要是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同时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避免患出现创伤应激,以此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进行提升[3]。本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显示,无论是患者的手术指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贤,顾国英.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的临床成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34+174.
[2]曾少珊,黄颖欣,赵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同传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37+193.
[3]钟新英.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