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浅谈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期   作者:张治达
[导读]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正在全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张治达
        身份证号码:37061119791216****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正在全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许多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其剪力墙设计比例也比较灵活,建筑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使用要求。在建设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按照施工工艺的先后顺序来保证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中,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应优化钢筋、模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要点
        1.1模板施工工艺
        1.1.1基础模板安装
        垫层施工完成后,应根据轴线测量水平基础。应使用平面尺清楚地测量每条边线。同时用油漆在每根暗柱的转角处做标记,以保证模板安装时材料能按边线准确固定。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的模板,其硬度和稳定性能更好地满足工程需要,也能提高模板在浇筑过程中的承载度和承载度。
        1.1.2主要模板施工工艺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时,应保证整个结构支撑体系的立杆立在坚硬的平面上,以保证上部模板及支撑安装后不受挤压,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否则,下层支撑体系不能拆除,上下两柱在同一垂直线上时,不能正常施工。另外,支撑系统的流程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本工序加固完成前,不能进行下道工序。
        1.1.3拆模工艺
        在拆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按一定顺序分步进行。一般先拆后立模板,先立后拆;后拆承载力大、支撑多的模板,先拆承载力小、支撑少的模板。
        1.1.4改进模板施工工艺
        首先,应安装基础模板,并根据控制边线稳定材料柱,以提高模板浇筑过程中的承载力。垫层和模板边缘应用水泥密封,确保无渗漏。二是提高主模板的技术质量。电杆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因此电杆必须处于硬平面上,才能使结构体系的施工顺利进行。另外,下一道工序必须在模板完全固定后进行。
        1.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2.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首先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要检查是否有相关的材料质量保证书,同时检查包装上是否有不同材料的不同类型的等级标识。
        1.2.2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泥的强度。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建筑柱、承重梁、楼板等不同结构所要求的强度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建筑结构进行精确的计算,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有效防止因混凝土体积膨胀而产生的失配破坏。

  
        1.2.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浇筑时应控制浇筑厚度。建筑柱、承重梁和楼板的不同部位对混凝土浇筑厚度的要求不同。浇注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下道工序的振动。混凝土浇筑后,振捣工作一般分两次进行,这样可以提高振捣质量,尽量避免振捣过程中的过振。漏振,振捣器启动后,应有专人监护,减少混凝土离析或膨胀。养护混凝土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和天气因素。选择合适的温湿度时间,在混凝土上覆盖塑料布或塑料模进行混凝土养护。如果温度过低,必要时用保温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并搭设保温棚,保证温度适宜。
        2提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对策
        2.1模板施工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增强混凝土构件的可视性,主要是保证模板工程的稳定性满足荷载要求。模板加固时,要按规范施工。模板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自检,及时发现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钢筋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为提高混凝土的观感,应合理控制模板的再生利用次数。对于一些表面麻点、破损的板材,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混凝土观感。
        2.2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前做好技术对接,了解设计图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使施工人员了解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能迅速开展工作。混凝土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混凝土浇筑时材料应切割均匀。结构不同,混凝土浇筑操作也不同。浇筑墙体时,先在底层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混凝土。混凝土应分段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浇捣时钢筋不得随意移动,保证精度。柱体浇筑混凝土时,应在底部浇筑厚度约5-10cm的砂浆,清除石块,并分层振捣。每层厚度约50cm。振捣时,随时有人敲打模板底部,浇筑完毕。搭接钢筋应随时布置。梁、板的浇筑采用泥浆浇注法。两个都是同时倒的。从一端开始,先浇筑梁,厚度达到板底后随板浇筑。
        2.3钢筋施工技术的控制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框架中使用钢筋的模块,因此钢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对来料钢筋进行质量检验。一是钢材采购,采购前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严格按计划采购供应。钢筋出厂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钢筋不得进场使用。来料钢筋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锈蚀、裂纹、折叠、颗粒、片状脏漆等。钢筋端部必须笔直且无弯曲。对加工过程中脆性大、焊接性能差或力学性能异常的钢筋,必须进行化学成分试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逐渐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框架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钢筋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模板工程施工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建设单位应深入研究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和混凝土浇筑技术,提高建设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爱明.关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1):65.
        [2]董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