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期   作者:刘国华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刘国华
        山东省肥城市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交通道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的交通道路大多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无论美观还是实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都容易造成损坏,存在一些不足。人们对交通路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响应人民群众的要求,改善城市道路美化问题,市政府对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分析了施工材料控制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为沥青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碾压、路面接缝处理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1.1沥青质量问题
        近年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项目是交通道路建设。全国各地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道路相继开工,但资金十分有限。因此,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采用了经济适用的基本原则。在许多道路建设过程中,高等级路面的上层往往采用进口沥青,而中层则采用国产沥青。我国符合标准的厂家不多,公路建设存在隐患,导致路面出现问题。
        1.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配合比设计,第二阶段是生产配合比设计,第三阶段是生产配合比验证,最后阶段是试拌试铺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把四个阶段压缩成三个或两个阶段,实际施工就不能符合理论,只能凭施工经验。一方面,沥青混凝土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工期较短,配合比不能及时调整,可能导致路面出现问题。
        2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
        当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时,应先涂三层油。喷第一层透层油,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摊铺在路基上。透层油完全渗入基层后,即可进行路面施工。
        第二层沥青和第一层沥青之间的粘结更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铺设路面当天,粘土层应分布均匀。
        第三层是密封油,用来保护道路免受雨淋。以雾状均匀喷洒。
        2.2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2.1沥青
        沥青是原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选用的沥青满足高粘结性、高软化点、耐久性好、塑性高、安全性好的要求。
        2.2.2粗细骨料
        粗骨料应有一定的粗糙度,外观清洁干燥。细骨料在筛分过程中应无杂质、清洁、干燥和风化。河砂不宜选用,机制砂适宜。


        2.2.3矿粉
        应使用石灰石和其他疏水材料作为填料,以确保材料清洁和干燥。
        2.2.4纤维稳定剂
        木质素纤维应作为添加剂,纤维稳定剂应在250℃下不变质。
        2.3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两种拌和方法:热拌热铺;热拌冷铺。最常用的方法是第一种。专用搅拌站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过程。混合料出厂时,应严格控制混合料出厂温度,有效防止出厂温度不准。工厂温度应合理控制在165℃~175℃之间。
        2.4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少沥青混合料与汽车之间的内粘,选用专用汽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卡车上均匀地涂上一层防粘剂,以防粘连。在运输过程中,应在混合料上覆盖篷布,以确保混合料在铺设路面时达到所需的铺设温度。铺路前,熟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铺路过程中有足够的货车候车。运料车应与摊铺机保持100~300mm的距离,并挂空挡等待,以免因材料不能及时供应而造成施工缝。
        2.5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使用摊铺机摊铺路面时,在收料斗内均匀刷一层隔离剂,防止粘连。机械摊铺时,应控制摊铺机的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路面应连续铺设。不得在铺设过程中改变铺设速度或突然停车,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在摊铺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利情况,应及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适当调整配合比。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60℃,并通过压力试验确定适当的松铺系数,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摊铺厚度不致过薄或过厚。摊铺时,必须用机械一次完成摊铺过程,不得人工修补。
        2.6沥青混合料压实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是路面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压实时最大厚度不大于100mm,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密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轧制时应遵循高频、低振幅、紧跟、缓压的施工原则。对于以粗骨料为主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对于厚度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高频低幅原理进行压实,防止骨料破碎。复压后应立即进行终压。在施工中,必须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施工时选用双轮钢筒压路机,碾压次数不少于2遍。
        结语
        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很高,必须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改善人们的交通方式。为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充分分析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和完善,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充分保障人民交通安全,积极推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波.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与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4):53.
        [2]郑钠.沥青路面泛油现象成因及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58-59.
        [3]王克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经验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230.
        [4]赵福伢.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7):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