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市上党区供电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7100
摘要:电费核算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支持、理解与配合,需要电费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信息化及ERP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营销系统与ERP财务系统协同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财务系统与营销系统的紧密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岗位间的稽核,彻底取代原来的手工记账方式,提升了电费核算工作的精益化、信息化水平。本文讲述了目前信息化深化应用给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电费核算带来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未来信息化在财务深化应用的构想。
关键词:信息化;电费核算;深化应用
1.信息化深化应用给财务电费核算带来的变化
1.1电费管理步入集中化模式
财务信息化和管理扁平化的基础在于深化应用、推广ERP系统。创新财务组织架构能够为财务管理扁平化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创新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国家电网信息一体化建设要求相符,能够更好地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集约化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整合各类业务与资源,可高效的开展财务工作。首先,需要集中核算主营收入业务,不再使用分散的核算模式,通过运用集中式核算管理模式来提升电费收缴效率,集中管理资金。当前电力企业已经设置了智能化收费机,用户可以直接按照收费机的提示进行缴费,这样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减轻人工收费工作负担。而且,用户可以足不出户,直接借助网络平台,用微信、QQ红包、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缴纳电费。其次,撤销时向市局本部上移电费核算,集中核算和管理工作安排市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处理,电费收入核算不再安排给分局,采用ERP系统实现全部的电费收入,更加快速的处理账务,并保证电费数据的及时性,从而有助于节省成本费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模板便于集中核算电费收入。
1.2电费核算流程步入统一化
目前,电力企业收费种类极为繁多,方式也相对复杂,收费方式包括充值卡、自助缴费、信息亭收费等,再加上供电区域十分广泛,分局在处理各种电费业务时流程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如应收、实收、退费等。对此,应不断优化集中式核算工作流程,健全核算信息平台,实现抄表、电费核算、电费收缴、财务对账和统计报表工作一体化以及电费核算流程统一化。对各类收费流程进行统一梳理,然后,启动电力企业营销系统与财务协同项目。电力企业财务部门须全面分析和电费业务相关的环节,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标准化流程,保证业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的独立性,实现无缝连接。
1.3电费核算账务处理从手工到自动
通过实施营销、财务协同项目,可经二次赊账的方式从系统接口直接将每一笔应收、实收、预收数据向财务系统发送,从而能够保证数据源的唯一性,及时、准确、真实的核算各项电费数据。
系统集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确保营销Web电费报表和财务报表数据的有效对接,科学制定各项信息化实用化指标。另外,通过推行电费二次赊账可彻底分开收费业务活动、电费资金管理,二者相互牵制,而收费赊账错误不利于完成后期二次赊账,在此期间需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增加电费会计和具体业务岗位之间的联系,无缝连接电费业务活动和财务核算。
除此之外,电费核算岗位转变功能角色,即从简单的记账转变到发现问题,例如用电状况存在异常问题,采用自动核算系统便能及时发现,然后,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扩大电能损失。其次,自动核算系统能够及时向业务前端环节反馈,保证抄表的规范化,减轻月末回收压力。每次在切换、升级营销系统和新系统上线时,都离不开财务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开展需求调研,及时反馈问题,从而提供一定参考来更好的设计系统;积极参与前期培训活动,当新系统上线之后,应注重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满足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标准需求。
2未来财务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构想
深化应用是信息化核心价值所在,深化应用是发挥信息系统作用的活力源泉。只有信息系统得到深化有效的应用,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产生促进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在财务信息化未来的方向上,提出以下设想。
2.1明确、落实相关职责、制度
通过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岗位的职责、考核要求、工作内容和流程、需遵循的规章制度、需执行的文件规定进行融合;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傻瓜式”的操作说明书,并不断加以完善,对具体的实务操作具很好的指导意义。通过电费核算各类规章制度的书面化、标准化,各岗位职责得以明确,提升了电费核算工作的精益化水平。
规范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标准,通过系统的硬授权,用程序来规范所有行为,强化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
2.2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
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重点推进营业收费集成接口建设、自动竣工决算编制流程设计、账卡物联动机制建立等信息化系统后续开发工作。确保成熟套装软件与财务管控模块的信息集成成功率达到100%。各单位集团对账完成率要达到100%,提高发票校准率,为实现报表一键式生成奠定基础。
加强财务对电费的监督管理。通过财务营销一体化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可以从事后管理变成实时管理,可以根据用电客户的还款、经营及财务状况,自动进行账龄分析,欠费坏账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电费核算自动化,电费财务工作真正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2.3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各信息部门要加强与财务部门沟通协调,确保SAP客户端及终端环境运行畅通,各系统纵向信息贯通,会计凭证协同功能顺利实施;推进运维工作标准化,落实各平台运维责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3财务信息化需解决的问题
3.1部分模块的推广应用程度不高
目前PM(设备管理)模块建设与标准规范还有距离(没有按照ERP工单实现大修的项目的过程管理),影响工单成本归集率等指标。需进一步推进业务前端各模块的应用程度,各部门要树立将日常业务纳入ERP管理的工作习惯和标准化管理理念。
3.2部分业务前端处理不规范影响后期财务数据
由于ERP系统使得财务核算数据业务前端化,部分业务在前期系统处理时未按规定流程走,选错成本费用类型或数据输入有误,直接影响财务最终的入账科目的正确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财务部门需对部分凭证进行冲销或科目调整,影响有关考核指标分值。
跨部门业务流程需进一步进行标准化定制。发策、基建、物资、人资及财务部门对自己模块的业务相对熟悉,对其他业务模块的熟悉程度不够,造成业务流程的传递上还不是很顺畅,在业务沟通的时候,由于对其他模块的操作缺乏了解,影响操作结果。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了解各自业务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对各环节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流程能规范、顺利进行。
3.3部分业务,如营业收费、充值卡、医药费等,目前还没实现系统集成
继续对各类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分析,逐步将各类业务纳入信息化管理,开发相应的集成接口,提升系统集成度。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全面建设财务一体化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挖掘数据应用,持续推进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实时的、完整的信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企业的发展。
4结束语
电费核算作为电费管理的重中之重,而这项管理工作又是跨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因此,要注重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健全相关制度,深化财务和业务系统集成应用方案,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筱南.基于营财一体化的电费核算内控体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8(34)
[2]高亚军.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账务处理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