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570208
摘要:现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随之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道路给排水作为城市的基础工程项目,对其工程质量与合理性提出更严格的标准。在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多个工艺环节,要合理调控各个环节的连接关系,保证工程的有序施工,严格管控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长道路;给排水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更新,智能化城市建设及全面型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城市建设应进行合理的市政规划,保证城市各项基础功能优化,提升城市建设效率。在城市功能建设优化过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系统。
1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概述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有排水管、排水检查井、雨水井和地下排水主干线等。每个施工环节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性,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控,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全面。比如城市区域长时间的降雨,路面就会形成大量的积水,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运行,如果雨量过大,还会对路面路基造成破坏,降低路基结构强度。雨水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会逐渐渗透到路基里面,软化地基,在路面车辆压力的影响下,路基颗粒就会出现断裂现象。针对于这些问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可以进行一个有效的解决,它包含的排水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全面的疏导,保证道路干净通畅,便于人们更好的出行。
2给排水管网设计概述
给排水管网设计是指在良好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要素支持下开展的给排水管网设计工作,可为其设计方案确定提供专业支持。为了完成给排水管网设计工作,获取参考利用价值大的设计方案,需要对其相关内容有所了解。(1)通过对设计工作落实效果科学评估、设计人员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及设计理念及时更新的综合考虑,可使给排水管网设计质量更可靠,有利于实现其科学设计目标,促使给排水管网在市政给排水管网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2)严格把控给排水管网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处理其中的细节问题,通过对设计要点进行科学分析和思考,可使给排水管网设计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市政规划建设事业发展中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3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相关要点分析
3.1合理布局给排水管网
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既有的给排水系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老化、锈蚀等问题,降低了其应用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新的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维修便捷性、成本经济性及方案可行性要求等。对这类管网进行合理布局,将针对性强的设计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对地质检测工作高效开展的思考,确定最佳的给排水管网所在的位置,满足市政科学规划要求,最终达到给排水管网设计效果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提高的目的。设计人员在对给排水管网布局方面进行思考时,应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该管网布局是否合理加以分析,为给排水管网设计质量提高及良好功能特性的保持,提供专业支持,避免引发管网应用问题,促使市政规划建设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3.2排水体制选择
城市排水系统需要满足雨水、生活或工业污水的排放需求。城市管网常见的排水体制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是利用一个管道将雨水、生活或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至下游水体,这种排水方式较简单、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但对水体污染严重,在传统的老旧城市排水管网中应用较多。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设计理念的进步,分流制排水在城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分流制排水管网可划分为完全分流和不完全分流,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布设雨水排放系统,即完全分流制布设了多条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排放管道,不完全分流制没有布设雨水排放管道,雨水往往是沿着天然地面、旧水渠等排除。在确定排水管网体制时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要求、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即使在同一城市,排水管网体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能因各区域的外部环境差异,使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体制同时存在。
3.3绿化带排水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排水设计中,可以体现在绿化带排水设计上。绿化带排水设计主要是借助植物对土壤的有效调节。种植植物,对土壤有绿化作用,可以增加土壤肥沃度,这也是自然调节的作用。植物绿化不需要人工完成,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疏散。市政在进行排水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绿化带排水设计,可以净化城市空气。进行绿化带排水设计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将其和路面分开,这样可以将绿化带的损伤降到最低。
3.4道路横断面设计
在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时,传统方式是采用横向坡度使其向外倾斜,这样呈现两侧低中间高的道路断面,雨水就能汇集在道路两侧的雨水篦子处,然后流到雨水管道系统,这种方式的绿化带一般情况下要比行车道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会在和行车道齐平的部位放置道路路缘石,同时,绿化带会比路面低一些。这样路面积水会先排到凹型的绿化带里,等绿化带里的土壤吸收足够多的水分后,剩余水分会通过篦子排放到雨水管道系统中。同时,在设计雨水主管道时可选择渗井形式,这样方便集聚路面的积水,而且收集的雨水还能通过渗井流到更深层来补给地下水。另外,我国在设计地下管网系统时可以参考国外的设计方法,它们一般具备同时处理雨水和污水的功能,能够节约许多地下空间。此外,在设计郊区的管道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分离式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处理积水问题。
3.5加强“三网”系统设计
实践中通过对供水系统、雨水管线、污水排放系统三种不同系统配合使用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利用效率。因此,在确定市政规划建设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三网”系统设计的关注度。(1)加强建筑物布局状况、用途及供水量状况分析,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开展供水系统设计工作,制定调研分析报告,为供水管网数量、分布状态的确定提供参考信息,促使其设计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供水系统在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质量。(2)设计人员应通过对管网所在区域降水量、管线埋藏深度、长度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针对性强的雨水管线设计工作落实到位,增强雨水排出效果,为给排水系统高效运行、功能完善等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3)在完成污水排放系统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地调研,确定污水管道管径大小、分布数量等,对其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尽量避开大型建筑物,提高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污水排出效率,实现污水排放系统科学设计目标。
结语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特别是在管道材料选择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保证市政道路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影,曹达纯,廖静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J].科技世界,2018(35):94-102.
[2]刘光辉,刘守田,刘赞.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营销,2018,25(12):52-53.
[3]夏海伟,朱超波.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若干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62-164.
[4]左刚.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通病防治思路[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19(5):119-120,123
[5]任永刚,梁鹤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0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