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 李国光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国光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越来越受行业的重视,但完善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建筑施工方从内到外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提高施工参与者安全意思,才能圆满地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
        身份证号码:12022119811013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越来越受行业的重视,但完善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建筑施工方从内到外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提高施工参与者安全意思,才能圆满地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引言
        随着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建筑工程项目对施工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作出改善,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为我国每一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做贡献。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化水准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同期增长的趋势,并且在这些数据身后,各大建筑工程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遇,对我国社会建设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落后,无法顺应现代化要求,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讲,发展和运用更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急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工程施工时,每个技术交底和生产组织环节都和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在哪一环节出现故障,都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效,给建筑工程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损失,严重的会造成质量事故。所以优化和革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和作用[1]。
        2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主要方法
        2.1完善施工计划
        针对整个工程的大方向,监管人员需严格管理施工计划,基于工程质量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完善的施工计划是保障工程进度的基础。在施工前,监管人员需勘查现场,并对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做出判断,针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施工计划人员应及时调整,诸如材料供给、采购计划、安全计划等都要根据实际出发,从而降低其他因素给施工进度带来的影响,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2项目施工工序控制
        施工工序控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程管理方式,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细节之处,全面考量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通过细致深入分析,制定出一个最佳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案。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需发挥时间与空间等条件的最大效用,不断提高工程现场的施工效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序控制涉及2方面内容:一是施工技术方案,相关技术人员须将建筑工程设计思路准确传达给现场施工人员,以此有效控制项目施工工序。二是现场施工人员,在没有奖励与激励措施的推动下,施工人员并不会主动增加劳动时间或者加快工作节奏,这需工程进度管理人员加以协调[2]。
        2.3做好阶段性监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都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征,每一个工程都会按照既定的计划划分成若干阶段来进行施工。在工程施工监理中做好每一个阶段的监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充分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工作。图纸会审的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同时完成这些工作,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结构以及设备安装等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基础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做好桩基工程的质量,保证桩体的长度可以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检查桩身结构部分的混凝土质量,主要是强度、完整性等。此外,全面做好电气管线和排水口出口标高尺寸都要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总体来说,监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来开展工作,做好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3]。
        2.4严格全程监管,精心抓好落实
        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实际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一是将节点工期进行分解、细化,编制周、月、季度计划,依据细化的进度计划进行监控,对施工进度严防死守。

二是安排专人以周计划为周期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监控,在周计划的甘特图上绘制实际进度的前锋线,清晰两者的差距。三是对存在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如非施工单位原因,则按照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做好相应的工期索赔工作。否则,则需采取组织、技术、管理、经济等措施,争取在下一个周期完成纠偏,同时根据PDCA循环的方式对施工进度控制进行持续改进。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3.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应从项目实际出发,优化和创新现有的管理机制,使管理体系符合项目的实际,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更好的实现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管理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可靠的效果。明确了管理流程,主要是为了保证管理工作能按照预定的程序顺利进行,以便更好地执行各项制度,避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最后,科学控制施工过程,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提高施工质量。
        3.2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好坏对于房建土木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购时要派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对比,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同时选择与口碑好、信誉好、材料质量过关的优质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从源头确保材料质量。并且要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检测,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对于材料的保管与存放也要选取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存放,防水防潮,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并对于材料的进出进行严格记录,从施工材料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首先,各个岗位和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都要主动提升自己的质量管理意识,对工程品质形成合理的认识,并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树立起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知识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更新自己的技能。工作之余,还要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学习新的知识。其次,从建设单位的角度来说,要定期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整体技能,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运用先进的技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减少操作失误。最后,还要对工程的品质开展调研活动,结合实际需要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并向施工人员普及新设备的使用知识,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4]。
        3.4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具备完善的工程监督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由此,可设定专门的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并确保其部门独立性,有效发挥出部门的监督职能。创建监督机制具体包括2点内容,第一,确立工程施工监督责任制,工程如果出现问题,要依照相应章程办事,对具体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第二,建筑工程监理部门要提高自身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学习,全面掌握工程施工方案、图纸等,进而进行有效的工程监理。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成效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进而影响工程的效益。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将这2个方面作为施工管理的重点,并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梅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进度管理与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91-192.
        [2]董宇.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方法与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16-217,226.
        [3]高鹏.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方法与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9):146-147.
        [4]尹俊杰.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及管理措施分析[J].大陆桥视野,2019(10):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