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探讨 程亮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程亮
[导读] 摘要: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生产制造工艺可靠性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与机械制造技术、设计理念与过程管理密不可分。
        北京中科九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1121
        摘要: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生产制造工艺可靠性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与机械制造技术、设计理念与过程管理密不可分。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如不能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及制造工艺对机械制造可靠性的影响,可能造成机械产品加工误差较大,无法满足机械产品加工标准要求。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机械制造可靠性特点,并分析了机械工艺过程可靠性评定方式。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可靠性;工艺技术
        引言
        在研究机械制造工业的可靠性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与管理制造工艺过程有重要的关系,大部分与机械制造业相关的工作者都认为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管理人员对机械工艺过程的管理,一些企业为了促进自身长久的发展,会将监管机械制造工艺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机械制造工艺,产品的生产需要诸多不同的工艺流程,并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和指导相关的检验工作,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机械制造水平。
        一、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概述
        1.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概述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特点,对影响工艺可靠性因素进行细化、衡量和综合评价,以此构建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产品可靠性和故障率、过程维护时间评价、过程稳定性与过程遗传因素等。在指标体系中,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可靠的工艺和可靠的机械产品。可靠的工艺是指规定时间内机械零部件标准化加工制造,其合格率满足机械加工制造可靠性要求;可靠的机械产品是指产品使用寿命其产品质量的变化,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特点
        (一)系统特性
        想要实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应该重视其整个过程,作为系统性的工作,在机械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基本的工艺技术,同时结合使用过程等不同的方面加以阐述,分析其存在的联系和产生的影响,依照工程理论做出判断。系统主要是经过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因此成为了具备着特定功能的整体,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应该缜密分析,保证让工艺可靠性全面覆盖,从而更好的实现优化组合,促使产品可靠性能够稳步的提升。
        (二)综合特性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的体现属于综合特性的一个方面,在机械产品的制造中,产品设计可靠性逐步的延伸,能够为其可靠性奠定重要保障[3]。机械产品工艺可靠性和产品的设计阶段密不可分,需要重视细节上的处理,保证设计流程和开发环节、其他要求等都能被纳入到全面分析的范畴之中。工艺可靠性和其他工作可以实现密切的联系,通过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保证完成信息共通的目的,稳步的提升基本效率,促使设计和制造成本得以节约。
        (三)过程特性
        作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涉及到的阶段性工作时,需要明确工艺过程可靠性提升的方案。工艺可靠性工作会始终的贯穿于机械产品工艺设计的整个流程,还涉及到制造和使用的不同阶段,因此需要全面的考虑并分析,明确不同阶段工艺可靠性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出细节问题所在,全面的了解机械产品整个过程可靠性的提升。
        二、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时,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本节就此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缺乏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深入理解
        在发展机械制造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对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具体的情况,对一些较为基础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但并未得到理想化的效果。一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注意到了制造的工艺性,但仅是对基础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理解,而在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却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落实。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工艺管理,导致可靠性的分析缺乏一定的研究内容。
        2.不完善的评价工艺可靠性标准
        在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对机械制造工艺环节和具体过程进行科学评价的依据即是相应的评价可靠性的标准或是指标。现阶段的一些机械制造企业,缺少完善的科学指标,或是缺少普遍性的指标体系,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应相关的指标。所以在后续的发展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可靠性加强建设,促进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机械工艺过程可靠性评定方式
        1.工艺修正性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械产品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生产环境、加工制造工艺升级等,一般而言,机械制造工艺是经工艺设计、验证后实施的,机械制造工只需要根据既定的工艺路线进行制造加工即可,但由于不同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过程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环节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导致机械产品加工误差超出容许值,需要在后续的工序中进行检验和修正。例如,在机械零部件孔位加工中,孔位的特征值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应通过加工过程检验和后续工序调整,提高工艺可靠性,并将工艺修正性作为衡量工艺可靠性的重要评价指标。
        2.工艺遗传性
        在机械制造工艺中,虽然部分工序误差可通过后续工序的调整进行修正,但部分加工误差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并可能对后续工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如加工误差累计,可能造成机械零部件、机械产品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机械产品可靠性。针对此类具有遗传性的误差,其各工序可能均在误差容许值范围内,但通过积累导致机械零部件加工尺寸、孔位、形状等性能指标出现较大的偏差,且工艺遗传性具有难以发现和控制等特点,一旦将直接影响机械产品质量,因此,应将工艺遗传性作为工艺可靠性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结合工艺遗传性出现环节、工序共性进行研究,并采取工艺优化等措施加以控制。
        3.工艺故障发生率
        工艺故障发生率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故障发生几率,即因工艺流程某一环节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加工制造工艺无法顺利完成的故障几率。当工艺故障发生时,必然导致机械制造工艺中断,造成机械产品质量无法满足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工艺故障发生不可能完全避免,如停电、设备损坏、人员操作失误等,因此,为降低工艺故障发生率,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加强工艺设备的计划性维修维护,将工艺故障发生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降低工艺故障对机械制造工艺和生产效益的影响。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结合着工艺产品的生产情况,明确提升工艺过程可靠性的作用。纵观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要保证工艺过程可靠性有所提升,需要明确部分细节性的问题。因为其与制造工艺密切相关,特别是零部件及产品末端工序影响较大,需要在细节上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及加工设备类型等方面存有联系,为了保证工艺过程可靠性有所提升,同时促使产品可靠性有所提高,需要关注机械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积极的创造科学的工艺使用环境,让设备保养工作质量可以提升,以此适应制作工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轩.机械制造工艺与机械设备加工工艺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20(05):86-87.
        [2]王恩双,徐连军.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6):122.
        [3]吴壬佳.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精密加工技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20(12):76-77.
        [4]张红锐,王泷婧.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20(5):70~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