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家政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日益提升。2019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促进我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性文件,有36条具体政策,或者说是“家政36条”。作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层面上出台的第一个家政服务政策性文件,该《意见》可以说恰逢其时,聚焦家政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政策层面为家政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烈的助推力和引擎作用。分析当前我国家政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系统的对策,对于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促进家政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发展建议
引言
由于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出现,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家政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文化素质不高。与此同时,一些雇主对家政人员有偏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雇佣双方由于缺乏起码的了解和信任,也就缺乏基本的相互尊重,导致家政行业陷入“雇主用得不放心,保姆干得不开心”的困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市民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今年春节,由于留珠过年措施得力,家政从业人员的留岗率高,有效缓解了节后市场用工缺口,满足了部分家庭的“刚需”;同时,家政企业加强技能培训,也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增加雇主的满意度。
1家政服务业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家政人员多为进城务工、城镇下岗、退休职工以及社会无业人员。由于年龄、学历、经历以及每个人所获得的家政知识与技能不同,素质水平千差万别,服务质量很不均衡。在实际的供需市场中,一方面,由于家政服务人员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绝对数量的紧缺;另一方面,雇主寻找合格合适的从业者的难度也在加大,常常出现家政公司推荐给雇主的家政服务人员信息与实际到雇主家庭后的表现不相符的状况,甚至家政公司把没有经过培训的、临时应聘的家政人员直接介绍给雇主,家政公司只充当了中间人角色。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或者按照自己做家务的方式工作,或者是不懂得怎样去按照雇主的要求去工作,特别是照看小孩、陪护老人、照顾病人等这些具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事务,如果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和沟通能力以及合理的宽容包容心态,往往不能达到雇主的满意。还有一些家政人员道德品行低劣,出现虐待、打骂老人、孩子、病人,盗取雇主财物,甚至出现骇人听闻的“毒保姆”事件,这些人员进入家政服务业不啻是一大风险隐患。雇主由于对不合适家政人员的不满意、不信任而“被迫”或“频繁”地更换家政服务人员,由此导致许多雇主认为寻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家政人员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其结果往往是雇主与家政人员之间的匹配难度越来越大,雇主的满意度及愉悦感降低,而雇佣双方之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家政市场供需两方的矛盾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2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发展建议
2.1着力发展员工制企业,推进家政企业转型升级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创办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随后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中提出,将力促家政企业实行“员工制”。2019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了36条具体利好政策,指出,“员工制家政企业是指直接与消费者(客户)签订服务合同,与家政服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均认可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统一安排服务人员为消费者(客户)提供服务,直接支付或代发服务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并对服务人员进行持续培训管理的企业。
”推动家政企业由传统中介制向现代员工制企业转型,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消费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家政企业良性发展的制度举措,家政企业要适应行业发展新业态要求,积极主动抓住这一政策给力的契机时机,谋求做大做强,推进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扩展。从中国品牌网发布的2019年家政服务行业十大品牌排行榜来看,北京华夏中青、上海爱君家庭服务、北京市爱侬家政服务、济南阳光大姐服务、郑州三鼎家政、广州市正祥和家政服务、扬州华南服务、杭州巾帼西丽家政服务、厦门市小羽佳服务、北京管家帮家政服务等家政公司都有着很不错的口碑、规模及品牌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好。不论是供应服务的是低端、中端还是高端家政市场,只要积极面向市场,延揽人才,做好企业该做的事,家政服务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就会得到有效的扭转。
2.2丰富学科内涵
家政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加强其内涵建设。一是要改革家政教育教学,通过市场调研与学科、专业分析,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人才质量考核评价、基地建设、学科研究等进行改革创新;二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精准发力扶贫致富;三是加强家政学科研究,以家政科研创新驱动家政服务业发展,为家政扶贫致富提供持续动力和科技支撑。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质扩容的关键
一方面,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南粤家政”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上个月,某市刚刚出台了《珠海市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对于推动家政服务职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将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眼下,家政行业虽然就业灵活,但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再加上传统思维作祟,使得从业人员“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设计和引导,规范家政服务企业经营模式,推动传统的“中介制”向新型的“员工制”转变,特别是加强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支持,探索从业人员参加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的合理路径,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家政服务行业。
2.4着力推动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是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和纲领,为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起到规划、部署、引导作用,对转变家政服务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家政服务的企业品牌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消费互信,提高从业者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我省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2.5发挥品牌化效应,培育壮大家政行业龙头企业
支持家政企业品牌发展,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各地市结合当地特色培育认定服务质量优、社会美誉度高、示范引领强的地方家政服务品牌。
结语
家政服务不是小事。不断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就能发挥家政服务在促就业、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9-06-26.
[2]华凌.家政专业进高校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N].科技日报,2019-07-19.
[3]范孝东.家政教育莫急功近利[N].安徽日报,2019-08-13.
[4]焦丽.家政业万亿市场怎么挖[N].经济日报,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