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OC的排放以及控制措施探讨 李守田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守田 李杭宸 李佳伦
[导读] 摘要: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为大气污染,其中VOC的污染尤为突出。
        抚顺石化公司洗涤剂化工厂  辽宁抚顺  113001
        摘要: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为大气污染,其中VOC的污染尤为突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简称,为普通定义;从环保角度定义,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化合物[1]称为VOC,是形成O3 和PM2.5 的重要前体物质。VOC 与空气中的NOx 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O3,造成光化学污染。因此,要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控制VOC 的排放是现阶段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VOC;排放;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工业污染排放物日益增加,雾霾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VOC 废气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极强的挥发性,汽车尾气、重金属冶炼、车身涂装、各类房屋涂装等,都是VOC 产生的源头,其污染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一度不重视VOC 的治理,导致现有的治理水平比较落后。因此,要充分了解VOC 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1VOC 的来源及危害
        1.1来源
        VOC 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其中人为源为排放VOC 的主要来源,其中自然源主要为森林、土壤微生物、农作物和其他植被挥发和产生的VOC;人为源主要为石油化工、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机动车、涂料生产、制药、油品销售、溶剂使用、“三废”处理、生物燃烧和煤炭燃烧等人为污染源排放的VOC。
        1.2危害
        VOC 的过度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亦会造成光化学污染。VOC 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毒性和致癌性两方面,毒性表现为恶心、头痛、呕吐、昏迷或者记忆力衰退,严重的可危及人体内脏和神经系统;致癌性表现为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危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等。
        2VOC 排放现状
        我国在2012 年以后先后发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2020 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等,从而规范国内VOC 的排放及控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日益突出,VOC 的排放及治理迫在眉睫。现阶段,我国相关规定中提到的重点区域及行业关于VOC 的排放制度及治理技术相对成熟,其余区域及行业对VOC 的排放及治理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无任何治理措施。根据《“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对于新建涉VOC排放的工业企业,应入园区且符合产业园区规划和园区规划环评等要求,便于相关生态环境部门后期监督、管理。
        3 VOC 的具体治理技术
        3.1吸附性处理
        在化工生产中所产生的VOC 的危害不言而喻,为保证其得到有效的治理,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吸附性处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VOC 治理方式。该技术主要利用相应的吸附剂,与相关化合物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就能及时将化合物去除。吸附性处理方式的常用工具是活性炭。由于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对化合物中的气体进行吸附,达到净化目的。采用固定床吸附技术与热气流吹扫再生技术,就能保证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催化剂通过再生的方式发挥催化裂化的优势,提高产品的纯度。这种方式能及时将挥发性有机物中的有害成分及时去除,使气体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吸附性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活性炭的着火点比较低,在应用吸附法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对工厂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人员伤亡。此外,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这一能力会对吸附床层的净化效果产生影响。


        3.2 紧凑型处理法
        紧凑型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再生式热力氧化炉,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氧化处理,通过一系列氧化反应,确保废气中的各类化合物含量不断下降,从而实现对废气的有效控制,避免其对空气产生不利影响,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这一方法是对吸附性处理法的进一步优化,其能大大降低吸附法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生产过程更加安全,提高产品的质量。近几年来,紧凑型处理法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由于这一方法的性能完善,因此,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3.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是一种先进的治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多孔玻璃态的高分子材料,为人工合成膜分离的物质进行处理,使其形成分子筛膜,保证各种挥发性组分得到高效的回收和利用。虽然这一技术比较先进,但应用成本很高,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未得到大范围使用。
        4 VOC 治理的可行性控制措施
        4.1 优化生产工艺
        要明确挥发性有机物的源头,对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优化,采取封闭式生产方式,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挥发和扩散。明确易泄露的环节,制定严格的检查计划,定期对重要的环节进行检查,准确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合理选择储罐的呼吸阀,安装专门的排放管道,定期对安全阀进行检查,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治理VOC 时,可采用热破坏法,通过直接燃烧有机气体的方式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保证挥发性有机物尽快实现化学反应,就能进一步降低有机物的浓度。如果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比较高,可合理选择治理方式。通常,可将冷凝回收法与吸附法相结合,保证浓度较高的废气得到有效的治理,达到理想效果。
        4.2完善气体排放标准
        为保证VOC 治理工作顺利进行,需结合VOC 气体的特点和性质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保证环境治理达到预期的标准。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VOC 治理工作之中。政府要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制定严格的气体排放标准,使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排放,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的企业予以严格的处罚。要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需高度重视对化工行业和涂装行业的气体排放控制。政府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广大企业积极展开环保治理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和升级,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4.3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
        由于我国的环境比较复杂,对VOC 进行治理时,需不断完善治理措施,优化治理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要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的标准和要求,根据我国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标准。需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才能保证VOC 气体得到有效的控制,改善社会环境。
        结束语
        尽管目前人们对于VOC 气体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传统技术在使用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不能有效的控制VOC 有害气体,因此人们需要根据气体的特点和性质推出更加有效的治理方法。此外要在源头上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理控制VOC 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侯金虎.VOC 的成因及治理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1):154.
        [2] 邓睿,周飞,唐江,等.VOC 的排放以及控制措施和建议[J].材料导报,2014(S2):378- 384.
        [3] 王龙妹,孙翰林,胡玢,等.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8(6):98- 104.
        [4] 梁晓琳.关于VOC 的排放以及控制措施探讨[J].西部资源,2019(4):183- 184.
        [5] 赵琳,张英锋,李荣焕,等.VOC 的危害及回收与处理技术[J].化学教育,2015(16):1- 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