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越来越多,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与人们的生态居住观相一致,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住宅;规划;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能源和资源正在不断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自然资源。为了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城市设计已从单纯的自然环境逐步向新的综合生态过渡。因此,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设计价值取向,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和技术已成为重要课题,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趋势。只有将生态理念纳入城市设计,才能解决城市化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合理分配能源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寿命期间内,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如用地、能耗、水资源、建筑材料等,可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须能够达到上述的标准,在建筑设计中更加重视低能耗、低污染,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标准,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目前所实施的节能环保政策的基础之下,其也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举措,将其逐步落实到建筑工程领域内,有效地解决和处理粗放、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建筑形式,彻底消除环境污染的问题。把绿色理念结合到建筑设计方案中,实现绿色无污染的建设,这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2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原则
2.1经济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基于生态理念,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居民对住宅环境的要求各有千秋,故而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细节,让更多居民在享受环境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获得心理方面的慰藉。居住区域的规划设计应坚持经济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并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大众的生活需求,将建筑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不要有意建造人造景观,以免由于规划不科学导致建筑成本增加。
2.2道路与景观优化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保证道路畅通,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划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以提高社区交通安全和避免交通拥堵。此外,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统一布局,合理进行空间分布,社区整体环境应使居民感到放松。居住区景观规划可为社区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美丽的生态环境。景观设计应与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自然环境保持一致,以避免突兀。在风格上,应适当维护景观的多样性,创造生态居住空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
2.3住宅小区场地规划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住宅小区场地规划设计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给小区居住居民提供舒适贴心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业主的满意度,小区内部所规划的功能区域和配置是为了满足居住业主日常使用需求,是以为人服务为目的设计的。在场地设计规划过程中,应始终以居住业主的需求满足为主进行小区结构场地规划设计,保证住宅小区功能的齐全性,能够为居住业主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和良好居住服务。
3生态理念下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要素
3.1合理定位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与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息息相关,因此,住宅小区的规划不仅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还应全面衡量社区的实际状况,在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制定完善、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众所周知,设计理念对规划设计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融入先进的设计理念,提高小区整体规划设计水平。
在设计社区内某些特定的设施及建筑物时,应对当地实际状况进行调研,尽可能将这些设施及建筑物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而并不是将其仅仅作为观赏品和装饰品。
3.2合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上侧重合理利用所在地的土地资源,当前我国由于人口以及土地面积等多方面的原因,整体土地利用率很低,有较多的地区存在荒地、废地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筑开发商更加关注土地的利益,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着重避开建筑商用性质,严格规范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的创收以及为社会贡献力量。强调好集约利用土地,规划好城市周边的土地,实现最大程度的连动开发和资源利用。如选择合适的土地建设地铁、地下通道以及车库等建筑,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并且也实现经济发展的促进。
3.3建筑结合景观设计
住宅小区建筑的核心目标需要围绕居住者进行设计,而人们的主要需求便是景观内容。因此,在住宅小区建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景观设计,将其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深入融合,实现和谐的居住效果。通过将区域景色进行突出规划,能够让小区建筑的居住者感受到良好的视觉体验,进而强化正面感受,实现良好的设计目标。相关人员可以采用综合布局的策略使建筑按照开阔方式规划,围绕景观区域打造良好的空间观赏效果。同时,还应当采用协调化设计手段,使建筑内部能够表现出视觉回廊的特征,进一步拓展感官层次性。在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布置立体绿化的策略优化区域的生态效果,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场所,实现正向设计的基础目标。
3.4保护生态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生态原则,在对生态环境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任何地方都存在相对的恶劣环境,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对恶劣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在为居民提供生态居住环境的同时,确保居住区域的安全性。同时,运用先进的生态控制手段打造全新的住宅小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增设植物景观时,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建设植物景观时应将原有植物保留下来,再种植一些成活率较高的植物。扩大绿化面积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3.5住宅小区场地规划设计交通空间的组织布局
住宅小区交通空间的组织布局是场地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通空间的组织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住宅小区功能布局,因此应特别重视。交通空间的组织布局应与区域周边情况和实际交通需求进行结合,以满足山地住宅小区交通需求为目的,在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交通路线,建造立体化的交通系统,促进小区住宅多功能化。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小区正在不断地朝向现代化、绿色生态发展,并不断趋向完善。现阶段,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住宅小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和设计,可以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使居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有效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黄星火.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8):144-145.
[2]崔晓疆.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淮南山南新区惠民花园项目规划设计为例[J].居舍,2019(27):87,78.
[3]丁玉梅.生态理念应用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7.
[4]徐玥霞.生态理念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5):23-24.
[5]王文蒨.浅论生态节能环保理念在居民小区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外建筑,2019(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