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陈兴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兴
[导读] 摘要:农业是生活的基础,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下,地方农业创新与改革对提高我国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金乡县农机服务中心  山东省金乡县  272200
        摘要:农业是生活的基础,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下,地方农业创新与改革对提高我国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部分,农民和有关政府要努力宣传思想,监督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民和群众提供农机化普及服务,社会和劳动者必须特别注意推广工作,实现技术优化创新,提高作业能力,实现粮食安全,实现农机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应对策略
        1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技术化
        随着时代发展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换代,呈现出了智能化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上升空间[1]。伴随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带动整个农业产业摆脱传统的人工操作,实现机械化与技术化的结合,将集约化生产与综合性管理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1.2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益
        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直接提升农民的种植收益。尤其是一体化的农业机械设备,还能够对农作物进行初步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因此,加强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收益,对于我国一些以农业为主产业的贫困地区而言,农业技术推广已经成为了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农业机械的运用,阻碍了部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充分使用。部分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农业主要劳动力是老、弱、妇,只有少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在家务农,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日常耕作对农业机械的需求程度低,不具备良好的购买力,而对农业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作用没有取得良好成效,使得农业机械推广无法形成健全完善的体系,阻碍了农业机械的充分推广。
        2.2农业机械推广机构职能弱化
        在对农业机械实施推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基层政府的充分重视,投资力度不够,而基层从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又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能力,骨干力量逐渐老龄化,使得农业推广机构智能逐渐弱化,同时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以及农业机械大户的数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新技术与新机械在引进、试验、示范等多个环节被阻碍,且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人员缺少对实践的考察,使得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任务不能被及时的进行指导,造成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
        2.3在使用农业机械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
        在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会造成机械事故发生。农业操作人员没有充分的掌握相关农业机械的操作流程,不能严格规范的按照农业机械手册的规定进行操作。当操作人员尚未受到专业的操作培训,操作时不能遵守流程,独自进行机械操作极易发生事故,对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4对农业机械缺乏妥善保养
        在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其主要因素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由于操作人员不能规范的使用农业机械,使得机械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在使用农业机械后要进行及时的保养,如果保养不当的话,就会对农业机械设备产生进一步的损坏,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设备失灵的状况,使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事故。


        3 推广农业机械技术的建议
        3.1 发展新型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当前,农业产业部门需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新媒体,开发新的农业技术传播模式。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要加强农业推广部门与科技部门的关系,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科技部门需要实时了解农业部门在农机方面的具体需求,农业推广服务需要对农机技术等新媒体进行培训,并迅速准确地将这些技术传播给农民。农民利用新的农业设备和先进技术,学习新的农业知识,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此外,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农民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知识,掌握了新的农业机械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农机技术发展中的创新必须适应当前变化的时代,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我们应该采取广泛的推广策略,积极改进传统的推广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宣传活动。
        3.2提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推广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胜任推广工作。农业技术服务站作为基层的农业服务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农业政策开展具体工作。相关人员要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系列活动,组织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应用技术与故障排除技术的培训,解决广大农机手的后顾之忧。同时,农业技术服务站也要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创新服务体系,聘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技术推广工作中,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3.3 完善地方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农村发展交流体系
        农机技术的推广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只有长期培训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才能有效改善农业交流的技术基础设施。通过完善沟通机制,自上而下,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农机推广市场,鼓励农民成立农机合作社,发挥社会力量,鼓励农民生产,转变传统农业观念。
        3.4 加大推广研究能力建设投入
        增加公共投资和相关行政部门的投入,促进财政投资和科研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自主发展。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对农业发展和学习的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推广机械化技术,加大对机械化、进口设备等先进技术的投入,推进机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技能开发的投入,有效保证地方农机技术推广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其次,国家和有关政府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扶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当地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也能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的人员支持。支持基层农机单位建立农机技术推广区,在当地开展农机技术推广试验,检测农机技术的适用性,展示技术对农民的影响。
        3.5 创新宣传机制
        在农机推广中,从业人员的资质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和农机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当地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农机技术领域的业务和服务水平。作为农机推广人才,把技术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推广农机技术必须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地方政府要在农机技术推广中发挥主导作用,让更多的农业学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农机推广,广泛调动各种技术力量,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资源,建立良好的关系。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而实现机械化离不开对机械技术的推广,只有让农民掌握农业机械的技术应用方式,才能真正带动农业机械的普及与应用。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较大的障碍,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亟需技术人才的支撑,农业也出现了人才短缺、劳动力不足、技术化发展无法跟进等诸多问题,亟待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段爱国,韩保保.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探析[J].山西农经,2018(22):67.
        [2]王彦春,张莉.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及推广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124.
        [3]刘爱臣.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1):33.
        [4]郭艳春.简析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情况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