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68319901014XXXX 身份证号:33068119900325XXXX
摘要:对于当代工程建筑而言,预决算属于体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项目实际价值的关键手段,为进一步保证的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需要更加重视项目预决算工作,为工程后期的建设施工提供合理的造价安排。建筑企业想要真正做到预决算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既需要对各种预决算方式作出充分了解,同时还需要针对各种会对工程项目正常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情况加以了解,以此保证建筑企业自身未来阶段的稳定发展状态。
关键词:预决算审计;房屋建筑工程;解决策略
引言
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企业都开始慢慢重视预决算的管理工作。项目的预算工作与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息息相关,提升预算审核的准确性可以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的指导作用,这样可以便于施工方做好成本管理,提升项目效益;对于建筑工程决算审核,直接关系到建设方的建设费用和施工方的工程费用,影响着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利益,提升决算审核工作效率,优化决算审核工作质量,可以缩短项目周期,提升建设方和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并且合理控制项目支出,符合我国相关造价管理规定,促进建筑行业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1建筑工程预决算概述
各类建筑材料和资源是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主要管理内容。现代建筑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资金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多层次管理是开展预决算工作中的主要方式,这同时也会增加预决算管理构成形式的复杂性。预算和决算分别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开始和完成,合理审计和编制预决算能够为建筑工程科学地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筑行业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市政、住建等方面,不同领域的预决算也存在着自身的特点,这就导致预决算审计和编制工作有着更大的难度,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地考虑,保证预决算编制针对性和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过程中的问题
2.1建筑工程预算审计中常见问题
其一,建筑工程预算审计工作中存在有意漏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开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时候,施工单位为了尽可能低接近标底,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的时候故意漏项,等到最终进行结算的时候再将漏掉的补上。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个现象就是--“投标的时候故意低报价,最终结算的时候高要价”。该施工单位在成功中标之后,找各种理由增设费用,向建筑企业索要赶工费,导致最终合同价高于标底。到最后结算的时候,这个施工单位又以一些增设项目进行索价,高于标底的四百五十七万元。其二,建筑工程预算审计工作中存在高估冒算的问题。通常来说,建筑工程决算书需要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交给建设单位进行进一步的审核。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会进行高估冒算,将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高估。施工单位为了增设工程造价,还会高估建筑施工材料的价格。建筑施工材料大概占了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七十比重,正因如此,施工单位会高估材料,以此来虚增建筑工程造价,并从中获取利润。一般来说,建筑材料的价格不够透明,施工单位会乘机虚报价格,然而各种施工材料的品种、质量、以及规格都大不相同,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一些不通用的材料来完成虚报价格的目的。
2.2工程量误差
对于项目工程的具体工程量而言,在对其进行预决算审查的过程中,审查方式属于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对于一些地质比较特殊的工程项目而言,无法有效进行实时的现场勘查工作和准确测量工作,导致实际工程量最终阶段的计量结果出现误差,此时产生的误差数值过大,会对后续阶段的工程预决算最终计算结果造成影响。对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的落实情况而言,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恶劣影响。
2.3建筑工程决算审计工作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虽然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定额规定的,但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才哥还是需要结合实际价格来进行调整,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多种多样,材料调差则是其中一项。建筑工程决算审计中主要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施工单位通常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1.施工单位在使用建筑施工材料的过程中,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来替代质量合格的材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次充好”,然而材料调差其实应该是按照质量好的建筑材料进行价格调整。比如:建筑工程决算审计过程中会出现质量差、轻的材料来替代水管材料、铝合金器材等等,这样做不仅虚增工程造价,还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更有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工程事故。2.施工单位对变更的一些项目选择隐瞒不上报,主要是为了不减价格,从中谋取利润。3.施工单位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偷工减料。
3对策
3.1加强对材料价格的审核
建筑工程在建设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资源,并且材料市场对相关施工材料的定价浮动较大,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是工程造价审核的重中之重。施工材料的使用成本占据工程施工成本较大的比重,因此这就要求审核人员需要做审核的严谨性和真实性。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开展审核工作,材料市场存在较多的因素施工材料的价格,因此导致在预算执行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审核工作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审核,材料价格变化需要进行调节造价内容,如果合同不予调整,审核时不应调整。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期间施工材料价格变动的,可以采用使用期间的平均信息价,可以增加价值的真实性,保证审核工作的严谨性。
3.2采取多种措施
第一,对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特征进行针对性分析。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合理认识项目报价和各类清单,对重点问题提高重视。在编制预决算方案时需要对地方政府在规费收取方面的规定进行密切地关注,对劳动力价格变化规律进行明确,从而将预算编制的精准度提高。第二,对工程类型做好分析和确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的预决算编制也有所不同,工作人员在实际编制预决算方案时需要对工程项目类型做好分析确定,分析分部分项结构和材料价格要点。例如在安装隐蔽工程中需要在审计过程中注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强收集整理各类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展开审核。第三,对设计施工加强重视。工作人员要细致地分析设计概算和施工图,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编制预决算方案时强化和弥补不足,将编制准确度提高,同时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项目的经济性。
3.3提升工程预决算工作的费率计取规范性
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采取的计取费率是有差别的,预决算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保证计取费率规范性,关注施工过程期间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同时还需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个人能力和基本素质,借此保证工程预决算最终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提升预决算审计效率的最终目的。在上述内容中,还需持续加强对固有施工材料的实时市场价格了解程度,充分掌握相关材料价格发生的实时波动,确保工程造价计算工作的终值准确性,审核工作顺利。
结语
合理利用各种技巧和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和审计准确性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只有不断提高审计水平,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积极利用BIM等现代信息科技,才能保证预决算设计和编制的高效准确,才能保证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厚平.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审计与编制[J].财经界(学术版),2020(12):210-211.
[2]叶兴禄.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与编制技巧研究[J].就业与保障,2019(24):15-17.
[3]宋茜.建筑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编制和审计探讨[J].营销界,2019(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