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 靳田田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靳田田1 丁晓明2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1.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2.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推进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对推动住宅建筑生产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住宅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设计创新;应用
        引言
        在能源的节约方面,装配式住宅建筑能够节约在建筑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让建筑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趋势,满足了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
        1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概述分析
        简单来讲,装配式住宅建筑就是将房屋建筑的各个部分提前加工完成,而后利用运输车运载到施工现场,工人开动机器进行拼接处理。装配式住宅建筑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无论是整体环保性、节能性还是安全性均有着相当显著的提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转变为制造产品,建造周期日渐缩短,在整个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联合建筑数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建筑构件工作,包括建筑所需要利用的骨架、墙体、地板等,成批量地完成生产并将其运输到实际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工作者只需要结合前期设计图纸进行拼接安装即可,有效地完成装配工作。
        2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基本特点以及技术应用
        近几年来,装配式住宅建筑已经在我国建筑业中取得了广泛地应用。目前为止,装配式住宅建筑已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大多数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在规范操作和施工设计上涉及具体的施工项目。虽然装配式设计技术具有非常强的新颖力,但是很多建筑施工单位还是会选取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这也导致了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后期的技术水平与之前相差太多。为了在施工中更好地应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技术,整个施工过程都要在根本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再进行后方施工,保证后期的施工与前期建筑设计保持一致。同时最重要的是技术在应用时要保证每一个步骤都按照基本要求履行,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建筑工作高效进行。装配式住宅建筑在前期的设计工作上与传统建筑施工设计及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不光是生产方式不同,在后期建筑的实际施工以及搅拌部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应用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的原则就是要把整体的技术工作放在施工之前,因此装配式住宅建筑后期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前期的设计也会受到很多条件的束缚,使后期的实际施工存在了很多隐患。为了能够让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做好提前的策划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前期设计工作万无一失,后期的施工才会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在应用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时从综合角度考虑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工程造价、原材料运输费用、后期收益等。对于一个施工单位来讲,一定要将整体施工的费用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应用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时,也要对施工的整体布局有一个充分地把握,让后期完工之后的整体布局拥有更高的合理应用性能,使建筑整体结构具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在楼梯和阳台等部位的建造时,一定要重点注意后期的应用效果,一定要结合多种方案同时进行考量。
        3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创新
        3.1技术策划创新
        技术策划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对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在技术策划阶段,需要严格贯彻以下几点原则与要点:(1)设计单位在技术策划前对整个项目的外部条件、成本限额、项目规模及产业化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升预制构件的标准化与规范性,同时加强与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合理选择技术实施方案;(2)针对项目施工特点与需求评估整个项目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项目的施工成本、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3)在方案设计方面,设计单位要结合技术策划方案进一步优化立面设计与平面设计,强化技术策划在整个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实现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与系统化设计目标。


        3.2钢结构外墙板维护结构设计
        某置房项目中,以轻质的混凝土外墙板为外墙维护结构,在外墙板室内侧做轻钢龙骨内装修系统,主体结构与外墙板之间采用滑移节点,可以消除地震应力对外墙板的作用,确保建筑外围护系统不受破坏,同时体系化的设计可以统筹考虑保温、防火、防水等功能要求,使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创新应将材料的科学应用作为重点,能够有效确保这种装配式住宅主体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合理地选择使用新型的材料,同时还要注重新型材料连接构造工艺的综合使用,这样不仅能使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住宅施工的材料能耗成本。
        3.2对构件拆分进行创新设计
        预制构件创新设计的过程一定要参考生产单位的工艺生产水平,保证尺寸的合适,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物结构之间存在的误差,尽量避免尺寸导致的质量问题。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吊装水平也要重点监督,应当采取合理的位置和方式来进行吊运。大部分单位对构件进行拆分设计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施工流程,这样有利于在施工现场对各个施工点进行掌控。设计工作人员也要考虑安全性和构件运输方面的工作,不断对预制构件进行凋整拆分再设计,这样才能使施工合计更为合理。
        4装配式住宅建筑应用研究
        4.1装配式设计精确施工
        传统的建筑住宅工程大多都是现场开展施工作业,对建筑材料、机械、人员等建筑资源的施工安排较为困难,因此会降低一部分施工精确度,若施工计划不够严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装配式住宅建筑可以创建施工资源模型,并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材料配备,依照施工资源的利用变化来准确判断装配式预制件的制备生产状况,这就极大提高了施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企业优化材料配置和资源节能的效果。
        4.2BIM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对其设计施工要求逐渐增多,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深化设计中,通常会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二维图纸的方式,促使设计人员针对较为细节的内容难以进行准确设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存在较大偏差,继而影响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研究,并使其应用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的方式,能够有效规划建筑的整体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并且,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专业,如水电、施工等,在三维模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
        结束语
        装配式住宅建筑有节能环保和施工成本低的显著优势,为更好发挥其优势,满足建筑质量需求,在设计阶段重视其的创新设计,以提升整个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健桐.绿色建筑中装配式住宅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8(3):40-41.
        [2]贝杨.装配式住宅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39-140.
        [3]杨贞.装配式住宅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0):146-147.
        [4]丁峰.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工程与建设,2020,34(3):483-484.
        [5]刘翔青.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及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10):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