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在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对其工程质量标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常见病害,做好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及其寿命。基于此,首先简要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防范的重要性,然后总结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最后重点阐述各种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桥头破损
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桥头破损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工程病害。桥头破损主要表现为桥梁两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进而导致桥梁整体应力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一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工程整体稳定性受损,所以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桥头破损问题,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出现桥头破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作业材料问题造成的,材料质量不佳使得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力相对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被车辆反复碾压,出现了桥头破损问题。
1.2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是除混凝土之外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桥梁的使用寿命。锈蚀是钢筋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加剧,当锈蚀达到一定程度时,钢筋可能会发生断裂,使构件丧失承载力。不仅如此,钢筋锈蚀后,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导致钢筋与包裹在外面的混凝土表面产生剥离现象。目前,可将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过大时,引起钢筋锈蚀。(2)混凝土发生碳化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进而导致锈蚀。(3)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4)环境的温湿度会对钢筋锈蚀有直接影响。
1.3裂缝成因
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较多,其中引起结构性裂缝的受力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剪力,另一个是弯矩,这两个受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都会导致桥梁产生结构性裂缝。如跨中弯矩过大会导致受拉区跨中截面开裂,这是桥梁中比较常见的结构性裂缝。主拉应力会引起斜向裂缝,当此类裂缝的宽度超过一定程度时,极有可能造成脆性破坏。出现非结构性裂缝主要与施工质量、混凝土配合比、作业环境、养护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最为常见。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细小裂缝
在桥梁混凝土裂缝进行封闭处理时,可以按照裂缝的宽度选择修补材料。当裂缝宽度较小时,可选用聚合物水泥基对裂缝进行封闭。具体的操作方法及要点如下:先用钢丝刷沿裂缝的走向,对5.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将附着在其上的各种杂物清除干净,若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存在缺陷,则应将清理宽度扩大到10cm[6];用钢钎、锤子等工具将裂缝两侧疏松的混凝土全部凿除,直至露出内部坚实的混凝土面层为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按照封缝胶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涂胶前需先用酒精进行擦拭,待干燥后,反复对浆液进行涂刷。
2.2稀浆封层技术
将防与治相融合的养护方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预防性养护,在预防性养护中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该技术的运用需要采用封层机,工程量较小的桥梁养护则没有必要使用成本较高的机械设备,所以对于工程量不大的桥梁养护依靠人工拌合的方式进行。
该项技术还在摸索和研究中,是一种全新的桥梁养护模式,促使路面防水、防磨能力得到提高,是有施工快、节能的优点。而稀浆封层技术施工的时间比较长,必然要进行交通封闭,这一举措对运输、出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3桥头路基加固技术
如果道路桥梁出现了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往往会使用相应加固技术来提升其承载力,从而对病害实施处理。比如,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工程整体结构体系的方法,优化工程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增加钢筋配比量的方式,使工程稳定性得到增强。如果路基沉降出现在施工阶段,则可以根据不同沉降程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比如采用灌注、压实、置换等方式来强化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4横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1)对现场施工进行合理组织,保证摊铺施工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冷接缝的产生;(2)对横向接缝要进行充分压实,使用优质且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沥青;(3)对于桥涵两侧的填土,必须做到充分压实。对于缝宽在2-5mm范围内的裂缝,可使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缝宽超过5mm的裂缝,可使用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在灌缝之前应做好清缝,而在灌缝之后需要在表面均匀铺撒一层石屑。
2.5道路桥梁桥墩及基础处理方案
当道路桥梁桥墩及基础部分出现病害时,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加桩加固和顶推加固的方式进行解决。例如,若桥梁基础部分建设位置未选在坚固的岩石上或桥墩下端部分被水流严重冲刷遭到损坏时,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对桥台外部、沉井基础以及桥墩上下游部分进行加桩加固的方式,其主要施工技术包括旋喷桩加固技术、钻孔桩加固技术以及预制混凝土桩加固技术等,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桥墩及基础的特性,选择更为有效的加固措施。当桥墩及基础出现横向移位的情况时,施工单位可以通过顶推加固的方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从而解决由于移位引发的桥梁病害。若桥墩及基础部分因施工不当、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以及船只和漂流物体撞击,造成承载能力下降、变形、损坏等情况时,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在桥墩及基础外围部分浇筑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套箍的方式进行有效加固处理。
2.5钢筋防腐技术
要有效防止钢筋腐蚀,首先必须要确保钢筋参数、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其次要确保施工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混凝土紧实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管控,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是其整体性能得到保障,降低钢筋腐蚀的概率。另外要采取有效的钢筋防腐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钢筋防腐的风险。所以说钢筋防腐的关键在于保证钢筋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与施工质量。
2.6建立专业的道路桥梁养护队伍
为了改变目前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道路管理段组织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开展专业养护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重视人员思想意识的提高,克服“重路面轻桥梁”的思想倾向,重视强调日常性养护的重要性。通过对养护技术的专业培训,促使其更好地掌握道路桥梁检查、维护的基本方法,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导致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所下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消除病害,提升桥梁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加大对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外,还应开发一些新兴技术,为桥梁工程加固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柯锐.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探究[J].中华建设,2020(7):102-103.
[2]吴长军.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J].建材世界,2019,40(5):46-48.
[3]刘洋,胡星宇.城市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对策——以桥梁支座失效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9(6):73-77.
[4]边广波,李金标.G213线川汶路段栓马村大桥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方案[J].西南道路,2019(4):17-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