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 王振晔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振晔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充分重视管理创新理念,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现状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有关路径进行了分析。
        身份证号码:41022319750915xxxx 汕头市城市建设监理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充分重视管理创新理念,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现状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有关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现状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力日趋激烈,建筑企业所拥有的施工技术和工程建设质量是其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许多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工程管理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从而导致现阶段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程度较低,发展速度比较慢。在市场的角度观察,许多建筑企业采用的仍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工程管理方向和目标设置模糊、组织混乱,从而导致许多工程管理措施难以有效的落实,施工效率较低,工程质量较差,工程建设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建筑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缺乏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专业型人才,许多工程管理创新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掌握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这严重限制了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有关路径分析
        2.1 强化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相关工作人员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所以想要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需要强化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的重视,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而将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质量管理意识进行有效提升。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并始终坚持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进而有效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2 实行监管预防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必然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建立起严格的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施工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把控,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测工作和使用前的复查工作,保证供货商的信誉和采购渠道,只有符合标准方能进行使用。建设单位要严格履行检查制度,并仔细进行验收签字流程,检验不符合标准的,禁止进入下一道流程。
        2.3 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要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有效性,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工,优化分配管理技术人员,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程的管理到位,切实端正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强调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加强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资质,做到施工技术人员与专业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的专业性。第三,强化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参与义务,注重由第三方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有效预判工程质量与工程管理中的风险,从而针对性的采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约束措施。第四,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要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全面加强工技术配置工作,运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工程信息汇总,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达到科学化、专业化、具体化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4 在实施计划层面
        进度计划,属于工程项目内部管理者落实高标准化进度管理关键措施。

实施计划详细如下:一是,明确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不同节点具体所需实现的目标,将所有职责均细分到各个部门和具体的人员上,实现对建设施工各个节点所需实现目标的有效划分,确保可精准及实时化掌握建设施工节点进展的具体情况,具体和预期的目标有多少差异,若有不妥,便能够及时实施调整处理工作,保证能够赶上进度;二是,人员、材料、作业时间各层面均需予以细致分配好,促使进度管理更具时效性还有科学有效性。管理者务必将实地考察落实好,实时跟进建筑项目具体建设进度,合理分配好材料、作业人员还有施工时间,结合具体的情况,持续优化或者是改进具体的分配实施计划,进度管理则得以有效强化,工程管理整体水平和效果均可得到增强;三是,围绕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和所有关于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将应急方案还有各项措施提前制定出来,便于更好地应当各种现场突发情况,保证不会影响到其工期。
        2.5 做好工程技术管理创新与工程成本管理创新
        技术与成本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技术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成本管理质量则对企业经济效益所得造成影响,创新这两方面的管理模式,才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水平的关键所在。技术管理方面,应认真对待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技术人员可以扎实掌握现代化施工技术且科学制定完备的工程施工方案,在实际管理中和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财务管理始终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环节,那么成本管理则是其核心环节的中心。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并有效应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在项目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应认真对待成本预算,在准备期间应该针对工程所涉及的有关人力与物力资源的选择加以严格管理,应依据已制定的工程预算方案去执行,防止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应该全面掌握企业预设以及可以提供的所有资源,借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有效分配这些资源,从而对资源配置加以优化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6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已经成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任务,要做到分工明确,并针对性的构建技术档案,其中技术档案的主要作用是记录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当然也需要专人进行审计,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记录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能够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同时,对于项目负责人而言,则要记录工作日记,其工作日记则是指每天的工作情况,比如发生的情况,通过记录工作日记的方式可以为工程验收做好依据。
        2.7 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工程管理体系之后,需针对企业的有关机构体制加以创新与优化,使其适应现阶段由于创新管理模式而带来的改变。关于项目生命周期,主要针对合同失约期而言,那么此时经理部门则不是外派机构,且逐渐转变为建筑企业的“子公司”。科学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掌握责任制度,也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健全的法人财产制度,保证项目经理能确定界限财产。除此之外,借助法人财产的建立可以敦促法人承担有关责任,并且企业会对于界定的法人财产明确项目经理部法人所处的地位。要是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财产,则不是建筑企业当中的法人。在这一形式下,建筑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部可以在市场中达到独立运营的效果,从而对相应的法人责任独自承担。
        3 结束语
        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会影响到建筑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各种要求,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模式必须积极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施工企业需要引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为全面提高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相信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通过科学有效地发展后,我国的施工企业一定会建设高质量的建筑物的。
        参考文献:
        [1]杨嘉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63-164.
        [2]任禹州.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低碳世界,2021,11(03):127-128.
        [3]张金玲.刍议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9):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