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与自闭症幼儿同行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解丛源
[导读] 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引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家园共育才能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深圳市光明区明安幼儿园 解丛源   518107

【摘要】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学校教育、引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家园共育才能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关键词】自闭症、沟通、家园共育
        一、初期表现分析与介入沟通
        (一)初期表现
        我们班有一名自闭症幼儿,在此叫她为CC,刚入园时,从来不给园医晨检,来到班级就会跑到美工区拿起一支毛笔或者大头笔,如果老师将其从手中取下,就会大哭不止;从来不与老师及同伴有眼神交流,会躲避大家的目光;无法独自如厕,也很抗拒去厕所,总是站着尿裤子,尿裤子后开始哭闹;小朋友所做的一切活动,好象于她毫无关系。即便是洗手、喝水等简单的活动,需要老师走到她的身边手拉手的带她进行;吃饭只吃白米饭,如果午餐的主食中包含了她不吃的食物,就会将饭碗推在地板上;其他小朋友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她会在教室内,用脚尖跑来跑去,喜欢在床上蹦跳。
        (二)行为分析
        1.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
        手中紧握细长、圆形等物品,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但对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爱不释手,随时携带。如果被拿走,则会烦躁、哭闹、焦虑不安。
        2.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
        常会出现刻板重复、怪异的动作,如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路等。还可能对物体的一些非主要、无功能特性(气味、质感)产生特殊兴趣和行为,如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
        3.社会交往障碍
        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父母或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势,或被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也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4.非言语交流障碍
        虽然更倾向于用动作、姿势进行交流,但除了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其他用于表达的动作姿势却很少,而且常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自己的意思,表情也常显得很漠然。
        5.言语交流障碍
        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具体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言语运用能力受损。
        (三)第一次与家长沟通
        1.了解家庭环境背景——与妈妈面谈
        (1)上幼儿园前,CC都是与老人生活在一起;
        (2)妈妈生了二胎,大部分的精力给到了年龄小的孩子;
        (3)爸爸工作较忙,在家陪伴幼儿时间较短;
        (4)妈妈性格比较内向,在家中做事情的时候,很少讲话;
        (5)安全感比较少,因为刚到爸爸妈妈身边生活。
        以上五点,是发现幼儿行为异常后第一次与妈妈面对面单独沟通了解到的家庭情况,在我们正式开学入园前的那次见面会中,家长并未与班级老师讲述基本情况,也并未在基本情况调查表及特异体质等表格中填写上述内容。入园以前并未看过医生。
        2.提出建议及措施
        家庭中:
        (1)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2)增加父母陪伴时间,适当的多与孩子接触,多与孩子交流;
        (3)多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4)父母要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不断的同她说话,多拥抱、亲吻,多给予感情上的刺激,要有耐心,坚持不懈的进行感情交往训练。



        幼儿园:
        (1)每天在活动中,多抱抱、多一些肢体接触;
        (2)陪着CC进行体育游戏,多锻炼;
        (3)建设一个CC喜欢的区角;
        (4)多一些耐心,不要催促;
        (5)尽量使CC每一个活动都不缺席;
        (6)班级教师轮流与CC进行交流沟通。
        二、成长的路上
        结束了面谈后,我对自己说,CC没有去医院确诊,千万别把她当成“自闭症”或“类似自闭症”的孩子来看!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多地关注她,让她在幼儿园里,感受到老师的爱,小朋友的爱,最重要的还是要感受到家长的爱。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更加关注CC,也在内心中反复思考,该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带幼儿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测试。两个月后,一个契机,妇幼保健院为幼儿进行心理筛查,由妇幼保健院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沟通,也借此机会说服家长不逃避这个问题,而是意识到严重性,早早进行干预。
        这次谈话过程中,再一次向家长了解情况,妈妈看到诊断结果时,对我们说:“其实,CC两岁多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了,但是那时候以为还小”。是啊,“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个想法是不可取的,有部分孩子因症状不明显,早期可能会被诊断为“发育迟缓”,但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干预。相反,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跟上年龄的步伐,时间越长,孩子与同龄人的差异将越来越大。我说:“没关系,我们现在重视起来,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你们先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有什么需要班级老师配合的,我们就根据医生的医嘱来做,我们一定要密切配合”
        三、支持与成长
        (一)班级内单独设立一个自闭症幼儿感兴趣的区角活动,供幼儿进行游戏。给予幼儿简单的规则意识,多与幼儿交流沟通,用重复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交流。
        幼儿改变:
        1.情绪方面控制较好,不在突然间的情绪崩溃;
        2.可以独自如厕:进厕所-脱裤子-上厕所-擦屁股-冲水-提裤子;
        3.手中不在握有木棍、毛笔等危险物品;
        4.能够重复老师的语言,并且还说过一次谢谢;
        5.能够跟随老师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
        6.能够与教师进行短时间的对视。
        (二)教师正面、积极的对待自闭症儿童的态度,并且能够积极地鼓励和强化自闭症儿童的良好行为。
        教师转变:理解自闭症儿童的学习不会那么快,他们需要慢慢的、渐进式的学习历程,给孩子空间、给她支持、不要给太大的压力、也不要跟其他人比较,引起孩子的学习动机,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要给自己和孩子鼓励,因为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训练历程是没有终点的。
        (三)做好沟通工作,幼儿园要及时、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分享孩子的进步。
        家长转变:
        1.从最开始的隐瞒、逃避到勇敢的面对、正视孩子的问题。
        2.能够主动与班级教师说出需要配合的事项。
        3.有意识、有引导性的帮助幼儿克服内心的障碍。
        4.与幼儿互动增多,陪伴的时间增长,从无效陪伴转化为有效陪伴。
        (四)多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特质,去相信自闭症儿童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才有可能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的策略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
        (五)增强幼儿与同伴相处的技巧,提高与人亲近的程度,建立适当的社交反应。
        同伴转变: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生活,在日常活动中,小朋友们开始自发的帮助CC,帮她穿鞋子,帮她抱被子、铺被子;教室里面总是回响着:“老师,CC跑出去了、CC在这里”户外活动时,小朋友的眼睛也会经常看着她,走路掉队时,身边的小朋友会拉着她一起。
        (六)与家长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切记以下两点:
        1.不要说:“看着她永远不会知道她患有自闭症!她看起来很正常。”尽管说出这句话的人可能将此视为一种夸奖,但是大多数孤独症孩子的父母都不会这样认为。一定要说:“你的孩子很可爱”
        2.不要说:“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自闭症?”
        谈论儿童自闭症的原因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因为没有已知的单一原因。关于自闭症成因的理论很多,包括遗传,遗传和环境因素。即使您渴望问这个问题,也请不要询问。父母常常会为孩子孤独症的原因感到内疚,而您只会在火上加油。
参考文献:
[1]张雁.《穿越孤独拥抱你》.华夏出版社.2020年1月
[2](美)英格索尔等著.《自闭症儿童社交游戏训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2月
[3]邹小兵.《与你同行》.人民卫生.2013年5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