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亚空管站设施设备建设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吴诗婷
[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南三亚空管站空管设施设备建设工程项目的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及人防防护通风设计。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海南三亚空管站空管设施设备建设工程项目的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及人防防护通风设计。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人防防护通风;结论
        引言
        三亚空管站空管设施设备建设工程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创意新城南侧。建筑功能分区如下:1#辅楼地下1层功能为车库(含人防车库)\水泵房,地上5层,功能包含普通办公、会议、多功能厅、餐厅、厨房、值班(4-5F)等功能;2#管制业务用房地上3层,功能含设备机房、监控室、软件支持室、管制大厅以及配套使用功能房间;3#动力中心地上1层,功能为设备用房., 本次设计内容为1-3#的空调、通风、防排烟及人防设计,其中精密空调内容由工艺单位进行设计。
        1 空调及通风系统的设计
        本项目综合考虑投资造价、方便管理使用、室内装修的协调性、建筑外观及节能等因素,各楼栋的空调形式如下:
        1.1. 1#辅楼
        三层及三层以下公共区域根据负荷的差异性(建筑功能)、建筑空间进行系统分区,采用一拖多的可变制冷剂流量的分体空调,即多联式分体空调,其室外机布置于三层露台或屋顶,餐厅、报告厅由于人员密集,为保证新风量,加设全热交换器,公共配电间,弱电机房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气体灭火后通风;四至五层值班房采用单元式分体空调,其室外机置于五层和屋顶的空调飘板处。
        1.2 2#业务管制用房
        管制大厅两层通高,吊顶下净高为6.5米,属于高大空间,且人员较为密集,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故采用全空气上送上回系统。考虑2#楼规模较小,受建筑面积的限制,没有设置空调机房的条件,采用可布置于屋顶的风冷直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风冷直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为一次冷媒系统,制冷剂和需要处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中间不经过二次换热,系统效率高。该系统仅由室外机和室内机两部分组成,无需冷却水系统,节约了冷却塔、冷却水泵等配套设施,节约了初投资费用;系统室内无运动机械和水管,不存在噪声和漏水隐患。
        配电间、UPS机房、电池间等由于自身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和要求,将他们单独划分为一个多联机系统,且每个房间增设一台室内机作为备用机;由于这些房间设置了气体灭火,应配套设置气体灭火后的通风系统。其他功能房间则根据负荷的差异性(建筑功能)、建筑空间进行系统分区,采用多联机系统。
        1.3 3#动力中心
        动力中心的功能较为单一,分别是发电机房、变配电室和值班休息室。变配电室房间面积大,空调冷负荷也较大,若采用单元式分体空调,所需的空调台数过多,室外机的布置将影响建筑外观,故整个房间采用一套多联式分体空调系统,室内机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内机,根据电气专业建议,内机避开高低压配电柜进行布置,避免空调冷凝水滴在电气设备上,造成安全隐患。业主坚持,变配电间仅采用空调冷却降温,不考虑利用通风冷却降温,该房间的通风措施仅满足气体灭后通风的要求即可,所以通风换气次数取值为6次/h。值班室、休息室采用单元式分体空调。


        2 防排烟系统设计
        2.1 防烟系统设计
        1#辅楼地下室仅为1层,地下室的1-1#.1-2#.1-3#楼梯间不与地上部分的楼梯间合用,在首层设置有直通室外的门,满足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1.6条;1-2#地上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每五层内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大于2平方米,且最高处可开启外窗面积大于1平方米,满足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1条;1#楼地上其他楼梯为敞开楼梯;本楼栋未设置消防电梯;由上述,1#辅楼的楼梯均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2#管制业务用房楼梯均为敞开楼梯间;未设置消防电梯;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
        2.2 排烟系统设计
        本项目地下车库设置与平时通风兼用的机械排烟系统和排风系统,排烟风机设置在地下车库的排风机房内,利用车道自然补风。地上建筑面积大于100㎡,且经常有人停留的靠外墙房间,首先考虑自然排烟方式,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6米时,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的2%的自然排烟窗口,如1#辅楼的餐厅、报告厅;2#管制业务用房的设备监控室、视屏会议室等。当空间净高大于6米时,如2#管制业务用房的管制大厅,吊顶下净高为6.5米,房间面积973.8㎡,最长边为54米,整个房间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经计算,制大厅的为77200m³/h,开窗有效面积为29㎡,设计清晰高度为2.25米,储烟仓高度为4.25米。该房间设置高窗排烟、低窗补风。1#辅楼首层大厅四面开敞,二至五层走廊为开敞外走廊,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2#管制业务用房走道宽度均小于2.5m,按不超过60m的长度划分防烟分区,根据周围是否有排烟措施设置有效开窗面积。
        3 人防防护通风设计
        众所周知,人防工程通风设计需要同时兼顾平时和战时的使用功能,既要保证战时通风的安全、合理,又要兼顾地下室平时的使用功能。本项目地下室设一个防护单元(为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建筑面积500㎡,掩蔽面积320㎡,设2个出入口,战时干厕男、女分别5个。该防护单元设置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三种战时通风方式。该地下室人防区和非人防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平时使用功能皆为车库。由于人防区面积不大,人防门平时常开,并且距离人防区内部最远点的距离不超过30米,故考虑人防区和非人防区合用一套机械排烟系统,在人防门处设置排烟风口,可满足人防区的排烟要求;人防区内部设置平时排风系统,满足其平时排风需求。接着进行战时防护通风的设计(仅简要阐述其流程)。首先,计算人防通风量,清洁通风时的进风量取掩蔽人数与清洁通风时人员的新风量的乘积;掩蔽人数与滤毒通风时人员的新风量的乘积、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所需风量与工程内保持超压时的漏风量之和,取这二者的较大值作为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清洁通风时,排风量取进风量减去工程内保持超压时的漏风量。其次,分别校核防毒通道换气次数、战时隔绝防护时间、滤毒室换气次数等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接着,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战时风机、过滤吸收器、油网滤尘器等设备选型。最后,根据规和范图集等标准进行设计,利用平战转换阀来实现平战功能的转换,平时通风和战时通风共用一套风管系统。
        4 结论
        经过本项目设计,本人有以下领悟:
        1. 关于空调室内机,电气设备房的空调室内机以往一般采用侧出风暗藏风管式的室内机、壁挂机、柜机。而现在,还可以选择四面出风嵌入式的内机,只要冷凝水管避开电气设备走管,避免冷凝水管滴到电气设备上,引发相关安全事故。
        2. 关于人防设计,在此之前,未曾留意过密闭阀离墙距离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经过本次设计,才注意到了在图集07FK02第38页上明确规定了密闭阀离墙距离;还有防护密闭门两侧均要留有足够的间距,在此间距内不能安装气密测量管。
        3. 关于预先规避问题,一些可规避的问题应在方案阶段或者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出解决方案或者措施,如:排烟方式的选择,若选择机械排烟,要求设置专门的排烟机房;如果选择自然排烟,则需要计算可开启外窗面积,并要求建筑专业满足并落实。避免后期建专业间的冲突。
        4. 关于专业配合,明白了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各专业(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该工程完整的建筑功能。
        5. 而对于个人而言,深刻意识到了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理有据,要明确所有依据的来源,并落实到实际设计中去。
        参考文献
        [1]魏曙光、李龙、李宝业.某超高层写字楼暖通空调设计[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v36;No.5: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