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徐闪光,贺晓岚
[导读]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微课随之诞生,其应用广泛
        徐闪光,贺晓岚
        益阳市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微课随之诞生,其应用广泛,现今,已然融入至教育领域中,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教育有着一些弊端,但融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可解决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微课的特点、中高职数学衔接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并给予微课应用与教学中的建议。
        关键词:微课;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

        现今网络科技的发展让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延伸出线上学习、碎片化学习等现代化学习方式,这类教学方式有着高效的学习效率、便捷的使用方法以及高互动性的优势,且现代化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中国自2012年开始建设微课体系,目前微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微课与英语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求知欲,继而把教育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一、简述微课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强
        微课的核心目的是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将难点与重点进行详解,所以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较,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能够将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进行有机融合,转变传统课堂模式,让教学内容容易“消化”,进而做到去繁从简,这便是微课教学的本质。慕课课程理论性强,回报率高,课程均有主题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针对自己的不足与拓展进行选择学习资源。
(二)教学资源去纸化
        微课是利用互利网载体进行的,其依托于移动终端,譬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PAD等,微课教学资源可在线观看,也可进行终端下载,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更容易获取最新教学资源,从而做到去纸化教学模式,并且微课可进行反复观看,在遇到难点与重点时,可拖动进度条进行学习。现今,弹幕视频被广泛应用,在微课“上课”时在弹幕上句“老师好”,下课时还会给声音沙哑的老师发个“辛苦了”,这样的方式深受当代学生的热爱,相对于传统的基于书本等文字符号的学习方式而言,“视频+弹幕+评论”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直接、易理解、更刺激的视听符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掌握一门课程其实很轻松”的幻觉。
(三)互动性高
        在进行慕课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教师可从能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方式,并且能够对自身教学效果进行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所以,教师可以在授课之间设定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引导式活动,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指出引导教学的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慕课不单单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更加客观的评价教学效果。

二、微课模式下中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的数量较大,质量精度不高
        当前形势下的中高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正在开展,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所制作出来的视频教学内容的数量相对也比较多,但是在视频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精度上还是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大部分的教师太过于注重依赖微课的模式,所以在具体备课的过程中,常常将中高职数学科目的各个环节内容,都是制作成了视频的内容,加之中高职的数学科目所包含有的内容项目相对较多,如果每一个环节的内容都是制作成了视频,那么所需要形成的数学知识,必定也就会存在缺陷,这一点我们应当提醒教师要引起广大重视对教学工作者的指导。


(二)中高职数学教学缺乏系统的体系
        视频微课在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数学远程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视频环节内容的教学制作都主要的还是凭借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数学远程课堂和学校教师的共同兴趣爱好去互相进行结合开展的,所以很多个视频环节的教学必要性以及其中的重要性也都并不是那么突出。每一个学习环节的教学衔接性并不是很强,这样的一个学生在再次运用传统微课方式学习了一些基础上的数学知识之后,再次尝试利用传统微课方式学习了接下来的数学内容,很快就发现有学生可能会在微课学习上的思维上再次发生混乱。
(三)部分教师并没有加以重视
        一部分老师并未能够从根本上引入和重视微课的教学模式,他们只是单纯认为这种微课教学模式下中高职的数学课堂进行教学,并且还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把握和掌握应该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长此下去极其有可能就会直接造成学生慢慢形成懒惰的学习心理。
(四)教育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传统教育文化和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理念对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和接受所学知识时往往是被动的。教师讲解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低下。高职数学教学更注重实际应用。教学工作要突出重点,讲授恰当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课时不足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通常需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因此,课程安排更倾向于专业技能课程。数学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普遍认为时间不够,学生的数学基础差。

三、微课的中高职数学教学衔接对策
(一)课前预习中应用微课
        在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关键。课前预习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预习的教学资源,并对预习的深度和难度有很好的控制,使学生在进入课堂时能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
        教师可在教学前下载或上传相关教材,并在正式教学前指导教学。教师需要确立本课程的主体,以主体为引导,辅之以微格课堂教学,最终进入正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法”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话题。通过专题介绍,教师可以展示课前准备的视频资料,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微格课找到相关资料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教师应鼓励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加强指导。
(三)课后复习时应用微课
        课后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可对自己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估,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挑选微课教学资源,从而巩固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拓展性课程资源,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式学习;若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反复学习,继而达已完全掌握知识。课后,学生可以使用在线学习系统完成课后练习,了解他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参考文献:
[1]薛珊,梁涵.“3+3”高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科技视界,2021(06):153-155.
[2]许珂.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1,12(01):104-105.
[3]邵西永.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问题探讨[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04):37-38+42.
[4]李学.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数学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50-52.
[5]武珊.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研究探析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