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 侯征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侯征
[导读] 摘要:在智能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理念号召,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身份证号码37030319780522XXXX
        摘要:在智能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理念号召,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
        随着城市化发展效率的提升,给排水工程的地位逐渐提高,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在扩建,建筑工程不断增加,为达到人们生活需求,优化生活环境,城内绿化在扩大,水池、喷泉也成为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因素,这就导致水资源消耗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将节水节能技术运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给予一定的空间实施节水节能技术,运用新型材料,实现节能目标,提高建筑用水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经济价值。
        一、智能建筑设计应用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作用
        建筑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只有确保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有助于环保型社会的建立,降低对水资源的污染。智能建筑排水系统中也无可避免会出现管道锈蚀以及水阀门质量的问题,导致出现极为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在智能建筑入住过程中,排水系统的浮球阀门锈损问题极易导致漏水问题的出现,导致建筑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运行,甚至对生活用水造成二次影响,被污染的管道系统也需要进行清洗处理。排水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设计质量,节约水资源。智能建筑是以能源高效利用为基础进行建筑设计,因此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节能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化设计应用节能型材料,降低智能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数量,继而达到智能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全面的造价管理体系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不合理,缺乏全面有效的造价管理体系,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造价管理的全程进行有效把控,特别是分阶段控制,从而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纵观发展的大局,我国工程造价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从而在总体上难以实现有力度的调控,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部分的状态和标准都不相同,对整体的控价存在着一定难度,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影响施工进程。
        2.2工作人员缺乏节水意识
        大量的建筑设计人员在给水排水的设计工作中只重视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性和设计寿命,缺乏节水意识,忽视了节水工作对住户带来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社会发展利益;又因为大量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趋于同质化和模板化,使得建筑的给水排水工作需要在建筑部署的中后期进行大量的调整。为了保障工期、节约建设成本,此类相关调整往往趋向于“大问题小调整、小问题不调整”的模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节水效率。
        2.3对项目设计方案的研究不足
        项目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直接决定了该项目能否实施,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充分探讨可行性之后,才能进行施工,一旦中间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工期延后,材料浪费,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施工之前,有关人员应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讨,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施工程序应满足国家控制的标准,从而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大部分水利项目的施工中都缺少对这部分的检查,缺乏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技术不足或者材料不合格,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三、节能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3.1合理利用雨水
        充分利用雨水来进行施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且雨水作为免费的水资源,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就能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收集雨水,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施工中,减少外来水的利用。除此之外,雨水不仅可以作为施工用水,对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还可以扩展其用途,用雨水清洁厕所,或者是用雨水清洗施工道路等,充分体现了雨水的可利用价值,也强调了合理利用雨水,就能对节能节水技术实施助力。
        3.2中水回收利用
        在城市建筑中,建筑物或居民生活污水、冷却水、雨水等各种排水统称
        建筑中水。建筑中水在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继续用于建筑物用水或杂用水的水源。在对建筑中水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原水的收集、存放以及加工处理,再次投人使用,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这套系统也辅助构成了现代化建筑工程配套系统设施。通过对建筑中水的循环利用,建筑居民用水可以实现显著节约效果,并且相应的居民的污水排放量也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受目前的水利用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在水处理方面的造价还相对较高,系统运行效率还不太高,使得建筑中水系统在充分开发利用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3科学利用太阳能进行生活热水供给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绿色能源的发展与建设,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其有着硬性的规定:十二层及以下的新建居住建筑应设置供应楼内所有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此外,部分地区的标准规定要求100m以下的全部新建小区都要装配太阳能热水系统。因此,为提高智能建筑物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工作效率,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来供给生活热水,建立合理高效的热水循环体系,在满足住户生活使用的前提下,保障热水资源不被浪费。通过引入阶梯水价机制,鼓励用户节约热水、绿色生活。
        3.4真空排水技术的应用
        真空排水技术是一种新型建筑给排水技术,这种节水节能技术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效果。真空排水技术主要是指在真空环境条件环境下进行负压应用,让水汽混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下对污染物进行快速处理。在高层智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不仅能够节约冲厕水用水问题,同时还能解决重力流区域的排水问题,真空排水技术能够对水资源有效节约,节水率高达65%。
        3.5选择更具节水效率的卫浴器具对精装修的建筑物,应当依照行业标准的规定选取比同类常规产品更能减少流量或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体现节水技术的用水器具。宜采用双挡冲洗结构的便器,切实减少冲洗水量;选取节水型的水嘴及淋浴器,保障其在规定动压下的流量均匀;尽量使用密封性能更好的陶瓷片水嘴等。在市政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在相关的供水主管行政部门审批后,布置叠压供水设备,进一步提升卫浴用水的效率。
        结束语
        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大多是某一功能的智能,智能建筑施工应用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目标,需要将节水节能技术灵活应用至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之中,提升智能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宝明.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13):148-149.
        [2]郑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262-263.
        [3]原宇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267.
        [4]孙晶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2):265-266.
        [5]杨颖鑫.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