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康建工程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建筑工程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活动也越来越规范。尤其是在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最初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非常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也成了企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安全施工水平也在提高。本文就安全施工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预防措施,为我国建筑产业安全施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预警管理
1 引言
在建设期间经常为了赶进度、尽快投入应用以换取经济收益等原因,轻视施工安全管控的相关工作,甚至缩减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安全隐患。所以,借助设计规划阶段安全化设计和施工组织当中针对安全防控细节的优化,较好地实现识别危险源、紧抓安全风险等目的,配合技术性措施以及管理方案的辅助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确保每个生产环节以及岗位安全工作始终符合标准以及规范,以期能够尽快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施工。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 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通过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施工现场的很多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能够避免的。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尽管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对此就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减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 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领域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当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诸多角度入手,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个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能够得到社会和建设单位的认可。对此就要求施工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设,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3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3.1 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也会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安全防护措施就是针对建筑场地内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预防。因此,安全防护措施越完善,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小。但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不高,造成了部分区域安全防护不完善,最终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的防护工作非常重要,能够有效防止人员坠落,高空防坠网不仅能够保护人员安全,还能够防止高空坠物造成的砸伤。如果这些措施设置不到位,那么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照明措施同样非常重要,照明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
3.2 职能部门的监控力度不足
监理部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能机构,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承担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监理的职能作用。项目工程在建造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并将各项责任机制真正落实到位。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很多职能部门缺乏对建筑施工安全的有效监控,当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出现了推卸责任或者虚报情况,掩盖事实。这些做法非但起不到降低安全事故的作用,而且还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4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应用
4.1 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对安全预警管理来说,需要将预警分析放在重要位置,并涉及监测、识别和诊断等内容。施工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因素,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施工状况了如指掌。同时,在面临监测信息与相关问题后,也要深入进行剖析,将存在的安全风险确定下来,针对最终结果和程度,需要科学合理进行评估。一般情形下,可采取专家打分法、核对表法、情景分析法等。建筑企业可巧妙地借助BIM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相符的三维模型,全面、准确地模拟整个施工环节,并根据所收集数据找到安全风险重点监测对象,进而以此为依据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及处理机制。
4.2 改善建筑施工场地作业条件
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通过采取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受到伤害。改善作业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场地条件的改善,一方面是对作业人员的防护。场地条件的改善主要包括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适当的改造,如排水、围护等,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在高温、雨雪、大风、严寒天气,改变作业时间,避开不良因素。在人员防护方面,通过穿戴劳保用品来避免事故发生,例如佩戴安全帽、夏季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高空作业使用安全绳和安全带等。
4.3 加快构建封闭化的安全管理系统
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步骤来讲,明确施工安全目标,树立安全工作期望,确定安全施工考核机制,都算作前期安全控制部分。而在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过程的监管和指导,则属于整个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控制。因此在工程建造施工过程中,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安全施工考核,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完善且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所存在的诸多不安全隐患。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将前期的安全规划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有效结合。让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步骤能够形成一个闭环依托,该闭环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的控制。也只有依托封闭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才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4 突发应急预案机制
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较为不固定,尤其是相对比较特殊的施工地区,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风险事故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这一类事故是最容易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必须结合类似工程当中出现过的安全事故先例,整合出针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制度方案,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证即便发生突发意外事故,也能够及时做出反馈,并在最大程度上将突发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了创一流的质量精品意识,就能创建一流的精品工程,才能更加突出安全管理工作,科学且高效的预警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聂小迪.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23):254.
[2] 李成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35):143.
[3] 张锦川.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149-150.
[4] 赖忠楠.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21):20+22.
[5] 杨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的运用[J].大众标准化,2019(1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