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盛宏楠
[导读]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管理越来越普遍。
        身份证号码:23118119931125XXXX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管理越来越普遍。在建设工程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建设的一些法律法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竣工后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具体的施工措施。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仅满足于稳定的生活,而且要求优雅的居住环境。在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设计工作缺乏监督管理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适应性、建筑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会考虑建筑适应性和地域性因素。建筑设计人员越来越复杂,导致建筑质量得不到提高的局面。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建设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一些安全隐患,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
        1.2对工程建设的配套设施重视不够
        建设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工程本身,还包括配套设施。一般来说,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监管主要集中在项目的土建内容上,而对建设项目的供水、供电、供热、消防设备等方面的监管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很容易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在今后的应用中,由于工程质量不合格,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土建工程的验收。
        1.3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建设项目在施工管理中缺乏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工程造价、质量、进度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限制了工程进度,而且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在实际施工管理中,一些企业对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缺乏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漏洞,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改变“轻管理、重速度”的方式,同时完善建设单位的管理体制,避免建设资金不足的影响,确保建设管理的效益。
        2、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工程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市场上又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施工管理已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开展的工作。本工程施工涉及多个施工工序,每道工序都与施工准备阶段的方案、材料、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管理人员应按照工序的步骤和各工序的衔接顺序,从整个施工过程和具体的工序细节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从整个施工过程和具体的工艺细节上保证施工管理的完整性,证明施工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具有完美的质量,施工过程都能达到完美的衔接,从而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2.1合理报价
        投标报价是工程投标的核心,过高的报价将失去承包的机会;然而,如果报价过低,可能会中标,但会给工程合同带来损失。因此,价格要合理,价格要能保证工程质量,也要有市场竞争力。
        2.2工期
        指工程在规定时间内的施工和交付,因此工期控制也是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工期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控制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一旦工程延期,将增加材料费、人工费、设备损失费等施工成本,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2.3施工人员配置
        它不仅包括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还包括工程指挥人员和工程质量监督员。由于施工的规划方案或施工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主导权的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必须从施工态度、能力、经验和个人素质等方面树立起对行业的责任感,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建设项目具有稳定的发展背景。
        2.4材料分配
        材料供应应及时到位,不得中断。材料消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浪费,是关系到工期和效益的重要问题。要看机械设备、仪器仪表:主要分析它们是否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不能满足要求,也会影响进度。
        2.5安全
        员工还应积极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安全管理要求有自己的安全保障,施工人员是否通过减少或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建设项目的效益:生命安全;设施安全;交通安全。
        3、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成本、进度和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确保管理质量的提高。首先,企业要做好项目审批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企业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其次,施工企业要科学设置管理部门和机构,根据施工要求选拔高级管理人员,有效管理施工环节,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问题。三是完善责任制,科学分解施工管理相关工作,进一步明确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职责,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各项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最后,要严格控制工程验收工作,建立专业的质量验收机构,将优质建筑交给业主。
        3.2注重安全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施工中的有关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认识安全管理对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杜绝违章作业。第三,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充分发挥防护作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穿戴标准的防护设施。在安全风险较大的建设项目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要对临时设置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临时用电设置。要合理布置电线,防止乱拉,做好电线绝缘工作。
        3.3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现场人员,引导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进而提高施工质量质量。其次,施工企业要做好材料质量检验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能满足施工需要,为工程质量打下基础。第三,每项施工工程完工后,施工人员应先进行自检,质量管理人员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下道工序。最后,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结论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施工管理现状,施工企业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2019
        [2]李建强.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搜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资讯,2019
        [3]唐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9,12:93-94.
        [4]胡丽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江西建材,2019,10: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