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鄂尔多斯市 014300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化,各国政府均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生态建筑、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其目的就是改善环境。其中生态林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研究。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国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林业的建设工作中,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林的稳定发展。然而因为林业生态及天然林保护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林业及天然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1 林业生态及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还能提供大量的林业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崇金钱至上的理念,使得更多的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正因如此,大量的自然资源被肆意破坏,虽然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分析,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阻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我国必须注重林业生态及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开展。
2问题分析
2.1忽视生态保护问题
现如今,对于林业产业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均关注这一产业在短期内带来的经济效益。而该产业本身就属于回报周期长的产业,相关企业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林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乱砍乱伐现象频出,企业借助生态型产业大肆谋取利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建设。对此,相关企业应积极改变,了解生态型产业之根本,重视生态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存在过度砍伐现象
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大大提升,参与森林资源开发的企业、个人迅速增多,虽然为林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但也同样带来了严重的乱砍滥伐问题,即便林业部门对乱砍滥伐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此类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当前,很多林区都出现了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而在缺少森林资源长期、稳定支持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逐渐出现问题。
2.3林业技术更新缓慢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离不开先进林业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营林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对于各类林业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很多地区林业单位应用的林业技术仍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例如在技术转化方面,各地区的林业工作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所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也不尽相同,在缺少完善技术转化机制的情况下,科研部门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到各地区在林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出现技术更新脱离生产实际的情况,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非常不利。
3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
3.1优化管理制度,开辟绿色通道
林业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去约束。负责此项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所属区域林业资源以及林业发展实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方面用于约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用于宣传推广林业产业,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一产业、认识这一产业,为林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摆脱以往管理理念与发展理念的影响,依据实际情况对整个林业产业的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制度的制定要切实且具备可行性,对一些景点区域要确保林业补偿制度清晰化、明确化,确保其经济效益。同时,相关企业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与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及相关权威机构要对此类企业予以特殊照顾,在政策、税收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实现林业生态化发展。
3.2优化营林工作模式
营林工作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营林工作水平与林木存活率,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需要对现有营林工作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在技术方面,应主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监控技术,并以这些先进技术为基础,全面开展林区森林资源勘查、森林病虫害防控、森林火灾预防、林木生长情况监测、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调查等工作,为营林工作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与数据支持,以加强对林木的后期管理与抚育,尽可能创造出适宜林木生长的环境。在工作制度方面,则需要规范选地、整地、挖穴、选种、播种、栽苗以及抚育等各个工作环节,保证林业工作者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开展营林工作,实现植树造林精细化。
3.3对森林砍伐进行有效的控制
由于树木拥有较长的生长周期,所以在开展树木砍伐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对砍伐程度进行掌握,杜绝过度砍伐的现象出现。工作人员可根据树木的生长环境对砍伐的规模进行合理确定,针对劣质的树木,工作人员可采用引进树种的方式进行改良,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林业生态和天然林的作用。
3.4注重对火灾防护工作的开展
森林火灾会对天然林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将火灾防护工作做好。基于此,国家政府及林业部门可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全面开展森林的巡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民众在林中烧火、开荒或者吸烟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对森林防火工作我国也要进行大力宣传,借助广播以及宣传栏等方式可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而森林火灾事故也可得到最大限度的避免。最后,根据我国地区的具体情况,国家政府及林业部门也要对天然林开展造植工作。
3.5加强林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林业管理和保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重点放在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内容上,更新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并努力使之成为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传统的管理和保护人员偏见,进一步增强整个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团队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可以全面促进林业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3.6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
先前,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牺牲了大量的林业资源,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这一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至今仍存在,对生态林业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威胁。为消除这一威胁,实现林业的大力发展。相关部门应积极履行岗位职责,对所属区域的林业资源实行全面监管,并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推广宣传,以威慑那些肆意破坏林业资源的人。同时,调动民众参与到林业监管工作中,提升监管效率。当地政府机构应将林业产业的发展纳入政府重点项目,并依据所属地实况规划相应的蓝图。同时,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及个人沟通交流,与其进行商务合作,一方面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相关企业的建设发展,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政府还需要打通企业与林业、土地、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的合作,进一步促进生态林的建设与发展。
结束语
林业发展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此方面生态保护不够重视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及相关机构要积极应对。通过优化管理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和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等举措实现生态林业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熊文媛.试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44+49.
[2]刘红萍.探究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98+200.
[3]梁策,张兢予.浅议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03):68-69.
[4]刘旭华.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重要作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1):118-119.
[5]周想成.基于林业生态的天然林保护研究[J].新农业,2020(01):50-51.